2020年11月初,房山某地警方接到报警,称新三板上市的家政服务公司“e家洁”疑似跑路,APP平台下单后无人接单,也无法退款。该公司400-603-6868客服电话拨通后语音提示:“对不起,无此业务号码。”
警方查询了该公司在工商局的注册信息,发现目前还显示正常,但是网上搜索后发现,大量网友从去年9月就开始投诉这家在新三板股票代码为836594(ST逸家洁)的公司,反映在其平台下单后无人接单,且无法退款,网友充值数额从几十到几千元不等。
家政公司跑路的事儿也并不少见,但细心的网友发现,e家洁的背景并不简单。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于2012年4月10日成立,此后4年多的时间里,先后获得腾讯投资、盛大集团、德同资本、天风天睿、鼎晖投资等二十余家资本逾人民币3亿元的投资,在家政OTO领域一度独领***。其创始人云涛在2016年初甚至还放言:未来一两年内线下家政公司将消失。然而四年过去了,当初和e家洁签约的阿姨们已纷纷转入线下家政公司,云涛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费。
一度风风火火现又遭遇用户纷纷投诉退款,客服电话也无法接通,这不由让e家洁用户们感到担心:难道又是一个ofo小黄车?
家政O2O大战脱颖而出
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缩写,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去年7月曾表示,中国家政服务业具有成为万亿元级别产业的潜力,发展前景巨大,因中国社会对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育婴育幼、烹饪保洁等需求持续呈刚性增长。而据艾媒咨询早前测算,2020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人民币8782亿元。
嗅觉敏锐的风投们早已着手布局。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是家政O2O融资大战的元年,补贴非常疯狂。据虎嗅报道,云家政、阿姨帮、管家帮、无忧保姆网、阿姨来了、拇指生活等十余家创业公司在此期间获得数百万到数千万美元不等的融资, 58到家甚至宣称三年投入3亿美元,做好两年***钱的准备。
北京逸家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似乎是其中的幸运儿。该公司创始人云涛2012年创立了打车软件嘟嘟叫车,后因政策限制,转战家政领域。e家洁app于2013年5月上线,运营模式和打车软件类似,首页可看到周边阿姨信息,直接预约,等待阿姨接单。也有面向阿姨的客户端。初期,为了解决阿姨无智能手机的问题,该公司选取了300个阿姨作为种子用户,赠送低价智能手机供其***,并计划以收取年费等形式来抵消智能手机费用。同年8月e家洁模式在百度世界大会亮相,得到李彦宏的强力推荐。
从2013年9月1日至2015年7月21日的不到两年间,逸家洁先后经历了天使轮、A轮、B轮及C轮投资,并于2016年4月20日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国内较早创立者新三板 “互联网+”****企业,也是家政O2O领域靠前股。
逸家洁挂牌新三板时的财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12月31日,净亏损近247万元;截止2014年12月31日净亏损1530万元,而截止2015年7月31日,e家洁总资产人民币1.12亿元,负债人民币454万元,净亏损2997万元。
尽管如此,e家洁依然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据比达咨询的数据显示,e家洁在2015年主要家政O2O平台用户覆盖率最高,达到80.2%,而且e家洁移动用户关注度也明显高于同行其他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e家洁日均订单量近3万单,同比增长了7倍,公司注册用户近250万人;拥有近万名阿姨资源,服务范围已辐射全国25个省市;拥有43%的用户次月留存率,用户月均使用频次高达3次。
云涛在挂牌日接受采访时说,公司接下来的任务是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并预计在2016年底实现盈亏平衡。
盈利模式探索
逸家洁的主营业务是通过运营移动互联网平台为中国家庭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保洁及增值服务。盛大资本投资总监王晗曾表示,盛大和腾讯投资e家洁,主要出于对社区o2o的看好。
然而,淘宝、滴滴等O2O平台的成功模式并不能简单被复制到家政领域,后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是,供给端阿姨的素质通常较低。
根据“天眼查”数据,逸家洁的C轮融资达亿元及以上人民币,主要用于招聘和培训阿姨。
获取阿姨的成本为几百块钱,包括智能手机和流量卡,但培训很费劲,逸家洁团队往往一天下来只能教会不到20个阿姨使用智能手机;阿姨通过地推获得,而地推的人力成本比一般O2O高。
芒果家政创立人大严说:“很多阿姨文化水平不高,不知道怎么用APP,所以只能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做(活儿)。她在这个地方有饭吃,为什么还要去别的地方做?”如果路太远,时间和交通成本的投入都不值得。
此外,保洁是个有客户粘性的市场,雇主愿意聘用熟悉且满意的阿姨,跑单在所难免,这也和打车软件模式不同。跑单,即用户和阿姨私下直接联系。为了避免跑单,逸家洁本身不对散单抽成,用户支付的保洁费用会全额给到阿姨。同时还设有阿姨评价系统,好评多接单多的阿姨,会得到1-5元/小时的涨价奖励;有用户积分系统,鼓励用户在平台上联系阿姨,累计到一定次数可免单一次;对阿姨收取年费,阿姨对应用的忠诚度就会明显提升。
但这些措施在市场需求面前都落败了。
用过家政APP的用户们都反映,好的阿姨平台留不住,直接就被雇主私下截留了,因为“选择好阿姨的成本太高了!”
上海的安妮(化名)说:“4年前在app上用了好多阿姨后,找到最洁癖的一位,一直陪我到现在。” “给我免单不等于每次派的阿姨都好啊,性格要好,干活要干脆,手脚要干净,嘴不要碎,要守时又要高效,还要记住我的喜好,碰到一个当然死死抓住,我还给我家阿姨涨工钱呢,逢年过节各种送东西,就为了别让她跑了!”
为了实现***和用户粘性,很多平台都有预充值送优惠服务,e家洁也不例外。然而近年来,随着“来人到家”“和之沐家政”等多家O2O平台卷款跑路且购买平台依旧可正常付费的现象发生,消费者们也都惶惶不安。
租房居家类服务软件自如的用户乐乐(化名)说:“我也是用惯了,app下单就好,没有额外沟通成本,但之后我不会再充钱了,即时消费。”“其实充钱也就是有一点点优惠券,没便宜多少。还是即时消费安心。” 乐乐最多时充了3000元。
在2015年初接受B轮投资时,云涛一改之前要取代线下家政店的豪言,表示线上家政相对线下传统市场整体基数还很小。线下小家政占据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让其全部灭亡也较难,用户在选保姆和月嫂时,价格战难以生效。所以获取用户后,线上家政公司需要探寻其他商业模式。
e家洁于2015年第三季度上线企业业务及公寓保洁,开始企业增值服务模式的探索。“因为企业不会跑单,需要缴纳五险一金和社保,以及开具**,”云涛说。
中国有两千万个中小企业,e家洁锁定服务目标为办公场地在20平米至500平米左右的中小企业,这一服务对象在全国可达200万家。2015年年底,e家洁在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推广“办公管家”服务系统。所谓“办公管家”,即通过搭建在线的企业后勤服务平台,使原本提供保洁服务的阿姨成为中小企业行政基础业务的“管家”,接管企业的桶装水、办公耗材、绿植养护、下午茶的供应服务。
通过扫楼、和腾讯众创空间、供应商等大客户合作,e家洁进驻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和南京,其利润率在15%-20%。
然而,e家洁的扫楼成本和便利性比不上线下的阿姨们。
曾自己开公司租写字楼的小唐说,他们刚入驻写字楼,就有隔壁阿姨来敲门,说可以提供保洁服务。阿姨在楼里某公司做全职保洁,写字楼里公司通常规模都不大,打扫起来不费劲,她就把上上下下几家公司的保洁全包了,一个月下来收入也能八九千。
而提供像订绿植买水果这样的增值服务意义“也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些东西大家都有习惯的口碑良好的品牌了,企业老板也不太会愿意把这些事情交给一个外人去做,小唐说。
正如上海帅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慕阳所说,大多数O2O项目都是把线下服务搬到了线上,本身并没有带来效率的实际提升,也没有解决线下业务痛点。到最后,变成了线上版家政公司与传统家政公司竞争,对于传统公司并无特殊优势,还常常有经验劣势。
2019年4月19日,逸家洁上市的主办券商天风证券发布公告称,发现逸家洁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自挂牌以来持续亏损,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发生净亏损2721万元。“公司自2017基于家庭服务场景开拓的新业务‘一心盒子’项目目前进入市场投入期,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压力。若公司无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盈利,则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天风证券作为主办券商,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爱企查数据显示,北京一心盒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04月27日,法定代表人为云涛。经营范围包括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文具用品、机械设备、花卉作物、日用品、服装、针纺织品、五金、通讯设备、化妆品、体育用品、工艺品、钟表及其他业务。不难看出,e家洁一度试图通过所掌握的需求方信息,将家政服务扩大至居家用品领域。
家政O2O启示录
2020年的疫情也许是压垮e家洁的最后一棵稻草。
北京某线下家政公司经理表示:“e家洁好多服务网点都撤了,他们的一些阿姨到我们这里来面试,说工资被拖欠。”
目前的家政O2O领域未能像叫车、送餐或共享单车等O2O领域形成巨头垄断模式,其业务发展也基本是从高频次、门槛低、客单数量较大的家政保洁入手,拉动其整体流量。而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规模流量,进而形成资源垄断,大多数平台都采取了给用户补贴的政策来拓展业务。
北京新未来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辛雨辉说:“这个行业,价格竞争很激烈,都在打价格战,服务放到最后了,导致客户很难找到好平台,公司很难盈利。”
而大公司往里烧钱、砸流量、引流,实际上并不能盈利,所以如果资金链稍微断一下,可能全盘就废了,辛雨辉说。
大批家政O2O企业倒闭,表面上看是资金链断裂使然,其实根本都源自战略失误,即没有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在商业模式未经验证前就迅速扩张,将大量资本用作规模扩张,形成了一条需要长期资本供给的烧钱发展路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旦资本供应出现问题,尚未拥有自我造血功能的项目就难免倒下。
而这样的现象之所以屡见不鲜,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热钱的纵容,另一方面也和浮躁的市场投资情绪有关。为了尽快成为行业垄断巨头,实现盈利,创始团队无视商业运作本质,急功近利,被已经成功领域的模式冲昏头脑,不去考虑其所处行业的独特性,一味往里砸钱。试问,这样畸形的投资心态,能支撑行业健康发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