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年年交易额更创新高,大家在买买买剁手之时可能已经忘记了,几年前电商兴起时,我们网购其实是为了图便宜省钱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某东某宝的消费升级战略,与之相反的走消费降级战略的某多就有几年前捡便宜那种网购的感觉。
不过网购不管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单品上面确实比实体店便宜,那么电商卖家是如何做到价格这么低的呢?
成本更低
电商的成本较低
1. 抽佣。相比于实体卖家动辄占大头的房租成本,电商平台的抽佣比房租少得多,具体抽佣和平台与类目有关系,抽佣最高的某猫3.5%+3万技术费,技术费达到一定的销售额度可以减免。电商最多在配个办公室和仓库,房租方面确实给利润让出不少空间。
2. 物流。和实体卖家不同,电商最大的成本就在商品流通的成本上,当然物流成本可以买家承担,但是大部分卖家为了产品的竞争力会选择包邮。物流成本与订单的数量成反比,订单越多那么单均的物流成本越低,如果走量大的话单均成本可以压缩到3-5元。
3. 运营费用。运营的费用主要是广告,竞价排名,参与活动等的花费等等,这部分花费是比实体商户多的,但是能活下来的电商一般都有一条准则,就是可以让利引流做活动等等,但是产品最后的到手价格不能亏本。如果亏本卖货的话那么卖的越多亏的越多,那你作为老板是希望多卖点还是少卖点?所以电商不会跨过这条准则,卖得多最多盈利少,但是绝不会亏本。有的人觉得可以赔本赚呦呵,先赔本引流。这个想法在2020年看确实有些过时了,以前的用户这种办法确实可以引流,但是现在的用户有的比店家还精明,赔本赚吆喝,这样的大头韭菜商家可真不多了。
从这几点看,如果量大那么电商的成本本身是比实体商铺低的多的,所以盈利的空间更大可以让出一部分利润来打价格战,但是电商不光和实体竞争,电商之间本身也是有竞争的,单纯以上几点还做不到某多上那么低的价格,那么还有从哪里省钱的呢?
商品选择不同
电商的商品选择
1. 平台的补贴。一些老牌的大平台和一些新起的平台,对于活动可能有真金白银的补贴,比如双十一活动,电商平台为了活跃用户促进消费确实是真金实银的砸出来的,有补贴的商品自然便宜。
2. 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些价格低的离谱的商品确实可能有一些问题,比如尾单,临期产品,瑕疵商品等等,如果真的价格低的离谱多为如此。这些商品也多为引流产品,以极低的价格销售(大多比运费还低)。电商量大物流便宜,比如商品卖9.9,他量大运费比如是5块,那他发给你2块钱的商品还能赚2.9对吧,但是你收到2块钱的商品,退货邮回去运费都要10元,哪怕商品真的特别差你会退货么?
3.多为代理。平台卖家一般多为代理,自己不进货只负责运营与销售,有了订单让厂家直接发货。这样子试错成本低,如果不行立马换别的产品继续做。
运营思路
电商的运营思路
电商之间的价格战。这个思路主要体现在某多多平台。某多平台的商户大多为某宝和某东消费升级策略淘汰的商户,这样的商户本身没有太大的品牌价值,但是论抄袭和打价格战那都是一把好手,所以有精明的电商通过降低行业利润的办法来建立护城河。
比如一个商品卖15成本10元你有五元的利润,很快你做到了类目排名靠前,这时候有很多人模仿你和你打价格战,最后电商之间相互竞争可能商品10元的成本能卖到10.5,这都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个人换个思路,一个商品成本10元能卖到15元,因为利润空间大所以做到了类目靠前,这时候为了不让别的电商进来抢,自己把价格从15降到11,这样子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降低敢和你打价格战的电商不敢轻易地进来和你抢,在消费降级的某多平台都是用的这个思路,所以价格确实相对便宜。
所以经过上面的种种原因,电商对比于实体商户成本更低,竞争更为残酷所以运营更为专业,在出货量大的加持下确实可以将商品的价格做的非常的吸引人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