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女王上台之前,英国大部分人还是农民,靠农业和气候赖以生存,尽管当时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但是乡村生活依然统治者英国社会。农夫犁耕土地,种子撒到土里,在适当的时间收获庄稼。木匠、车匠、铁匠、磨坊主和制造马鞍的人,他们为农民的需要服务,依靠农业的繁荣来维持各自的生计,形成一个紧密的合作网,
传统的农业生活物资匮乏,而农村女性的生活尤为艰苦,准备食物、缝补浆洗、打扫卫生、整理房间,饲养牲畜、割晒牧草,制作黄油和奶酪,并带上一些家禽和鸡蛋去市场出售,同时从集市买回家庭所需用品。必要时她们还要去田里帮助丈夫装运粪车、耕地、堆草、扬谷等。
农村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她以后在家庭中的角色做准备,7、8岁的时候就要在母亲外出工作的时候照顾好兄弟和父亲的生活,并且承担其他所有的家务,收集柴火,提水,到离家很远农场提牛奶,帮邻居擦地板整理院子来换的一片面包,为附近的工人送饭来获得一点微不足道的报酬,大部分女孩子在13,14岁就开始靠前份工作。
农场里面的工作非常艰苦捡石头、为谷物锄草、挖土豆、摘苹果、割晒牧草、在谷物收获的季节捆麦束,挖萝卜、打谷、扬谷,挤奶,制作奶酪,工资也低,每天6便士到10便士,相当于男性的一半,有鉴于此家长们更愿意把女儿送进一个好家庭当女仆。
而恰巧的是,在这个时代开启了市民革命和工业革命,大规模的海外贸易让不少类似于企业主,律师之类的中产阶级获得了很大的利益,人富裕了以后靠前件事就是试图推高自己的阶层地位,或者假装试图推高自己的阶层地位,中产阶级开始模仿过去贵族的生活,包括饮食,休息,教育,当然也包括雇用女仆,是否雇用女仆,以及雇用多少,成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发展到最后甚至连劳工阶级也开始雇用女仆,女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男仆也是有的,例如男管家,马车夫,猎场守护人之类的,但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为了筹措军费,英国规定如果雇用男仆,一律课税,只有家庭条件非常好的才会雇用男仆。
女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受雇佣并在主人家居住的女佣,主要工作是洗衣、做饭、清洁、照看孩子等等;另一种是临时性钟点工,包括打杂女佣和清洁女工,她们的地位较低。
长期受雇且在雇主家居住的女仆,大多是未婚女子,年龄偏小。女孩们在13、14岁的时候就离开家出去工作。她们通过向仆人登记办公室提出申请或者报纸上的广告找到活干。
在上层阶级,贵族的大庄园里面有庞大的雇用队伍,有非常清晰的阶层等次,每一个部门由一个部门的“主管人”控制着,等级非常森严,由于当时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事务一般都会交给女主人,女主人下面有三个高级女仆,分别是:厨师,女管家和贴身女仆。
女管家管理者客厅女仆,客厅女仆为客人端茶倒水,蒸馏室女仆,负责消毒储存食物,制作典型和保管瓷器,家庭女仆,负责打扫房间卫生,厨师下面有厨房女仆,洗碗女仆,育婴女仆。
厨师的地位比较特殊,由于专业化比较强,其他女仆插不来手,厨师下面还有厨房女仆和洗碗女仆。
贴身女仆并不归女管家管,而是直接归女主人管,贴身女仆的地位特殊,贴身女仆在雇主起床之前给璧炉生火取暖、服侍雇主穿衣洗漱,替雇主睡前暖被,还必须熟悉现在的流行时尚,帮助主人以最好的仪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类似于《还珠格格》金锁的位置。
女管家的特殊标志,就是身上的一串钥匙,女管家需要有威严,经验丰富,年纪较大,有一定的学识修养,有料理和医疗方面的经验,还要负责女仆的雇用,布料和瓷器的管理,蒸馏室的管理,采购生活用品,负责分配餐饮的份量,举办活动慰劳给雇主工作的劳工等等。
维多利亚时期有非常严苛的等级制度,除非有宾客留言,否则女仆不得随意和主任说话,即便是主任主动攀谈,女仆也不得眼睛直视主人,回复主人的时候要尽可能的简短,帮主人捡掉落的物品不得用手递,一定要用托盘,不得随意出现在主人的眼前等等。
前年互联网有一篇很出名的文章,叫《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称:
“贵族精神在英国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在另一位朋友家,我需要WiFi密码时,管家用手托着一个小银盘,就像《唐顿庄园》里的场景那样,不是直直地递给你,而是把银盘非常优雅地一转,转到我面前,银盘上放着一张折得非常精巧的纸片,打开来就是WiFi密码,神奇的是,管家为你服务的整个过程都是无声的。”
其实这话确实有道理,维多利亚时代就是如此,只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很难称得上先进。
服饰
女仆装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清楚主仆关系。
从都铎王朝以后,英国的服饰最为强调的就是等级感,距离感,电视上出现的英国贵妇们身穿异常膨大的裙子,一般是西班牙式钟式裙或者法式鼓式裙,统称法勤盖尔裙,其特点就是裙撑特别大,穿上后个人占地空间大增,和自动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从1337年英格兰议会推出的靠前条抑奢法,接着又连续颁布过五条法令,虽然抑奢法本身的含义是“抑制奢侈”,每条抑奢法都包含许多涉及服饰的繁杂条款,且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即列出不同的社会等级,并相应指出每个等级可以穿戴哪些颜色、质地的服饰,不能穿戴哪些颜色、质地的服饰,唯恐“僭越”。
王室可以穿戴紫色和金色服饰,公爵侯爵可以穿金丝绒,但是不得穿紫色,伯爵子爵可以银丝绒,不得穿紫色和金丝绒。嘉德骑士可以戴紫色斗篷,但不得穿金银丝绒织物和貂皮
再往下的平民阶层则以年收入来计,年收入200英镑,可佩戴黄金首饰和在衣物上饰以黄金,天鹅绒制成的服饰,但是不得穿紫色、金银丝绒织物和貂皮、进口服饰
年收入达100英镑,可以穿上等丝绸、绸缎、锦缎、 羽纱和波纹绸制成的服饰,不得穿紫色、金银丝绒织物、进口服饰、天鹅绒、 任何兽皮制成的服饰
到了低收入阶层,直接规定了价格,年收入5英镑,不得穿每码价值超过 6 先令 8 便士的布匹,且不能是深红色和蓝色
突出的是一个尊卑有序。
18世纪早期的女仆,主人一般会为女仆免费提供食宿以及煤、木炭、肥皂等日常必需品,但是并不会给女仆配备衣服,这让女仆丧失了一部分收入,但是也让女仆们获得了购买衣服的自由,衣服凸显的秩序和社会地位,当时英国从上到下都非常热衷于穿着,女仆也不例外,女仆为了获得昂贵的衣服经常花光积蓄,贵族家庭女仆的着装,经常被中间阶层家庭的女仆效仿,伦敦的女仆又被地方各郡的女仆效仿。普通劳动者,则纷纷效仿各级女仆的着装
女仆不积蓄而花大本钱去购置服饰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服饰较贵,是可以直接转售或者变现,对于女仆来说,穿的漂亮也有利于去一个更富裕的家庭工作,对于到婚配年龄的女仆来说,较好的服饰又可以吸引优秀异性,帮自己找到一个可靠的丈夫。
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贵族妇女开始佩戴缠有藤子的希腊式首饰仿制品和镶着流苏、饰有皮边的波兰式荷叶帽,还有插满了羽毛的黑天鹅绒法国帽,帽子上还装饰着风车、帐篷等形状的小饰品,镶有大玫瑰的白缎鞋和悬垂的耳饰、佩戴手镯以及各种各样的项链,带着手套,手握扇子外加一把有装饰的太阳伞是当时淑女的象征,此时的女仆服饰则刚好相反:穿黑色衣服,扎白围裙,戴白帽子,非常朴素,一眼可以看出这就是女仆。
当时女仆服装出现如此大的变迁是有原因的,女仆服饰过于华丽,往往和主人区分不开,打破了尊卑有序的氛围,工业革命导致了极度的贫富分化,下层民众状况恶化,社会矛盾丛生,而邻国法国又爆发大革命,大革命思想传播,下层反抗意识增强,英国贵族们不得不加强等级,道德教化来巩固统治。
一开始,女仆的服装是女主人的旧衣服,旧配饰,后来女仆装就有了特殊的标记,女仆装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前面的围裙,若是做家务,戴围裙是有必要的,但实际上不管女仆做不做家务,前面总有一个围裙,围裙成了女仆的标志,用来区分女仆和主人,女仆可以选择粗布围裙,亚麻布围裙,蕾丝围裙和没蕾丝的围裙,但是围裙是必须的,即便是女仆有一些好看的衣服,但是在工作的时候是禁止穿的,除非是黑色,而当时的女仆其实非常反感穿制服和在不做家务的时候佩戴围裙,认为这是奴隶的标志。
关系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工业化初期的工厂非常混乱和肮脏,犯罪充斥,而女仆被认为是“较为体面适合女性的职业”,周围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她们的道德,女仆三餐能保证 ,有稳定的收入。
而实际上女仆更多的是被迫的,尤其是占据多数的农村女孩,由于圈地运动导致的土地集中和私有化,意味着打零工的机会变少了,农业已经没有了就业机会,女孩不得不进入城市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而类似于裁缝,制衣女工,棉纺织厂之类的女工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动辄日以继夜的干活,报酬低,经常季节性失业,还要面对各种犯罪,受更残酷的压迫 , 过更贫苦的生活,1935年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里面的“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的女孩子”,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反应。
女仆的情况比这些女裁缝,制衣女工之类的稍好,但是工作强度依然很大,以最为简单的洗衣服为例,今天洗衣服直接丢进洗衣机或者送去干洗店,但是当年并没有这些东西。以印花薄纱连衣裙为例,既要洗干净,又不能掉色,因此不能用热水直接洗,也不能用肥皂直接涂抹,而是先把肥皂和水煮沸至起泡沫,然后一直静置到凉,最后把衣服放入其中,撒一点盐,浸泡完成后,再用清水和盐两次冲洗,然后把衣服拧干晾干,连衣裙的褶皱要尽可能的张开,保证衣服的任何部分不黏在一起。
而洗丝绸制品更加麻烦,根据1861年《戈迪夫人的书》的描述,要用蜂蜜,软肥皂,倒上适量的松子酒按比例调配,加入沸水后静置到温热,再用小刷子把混合物涂在丝绸上,要特备注意污渍点,接下来女仆再用海绵把整个丝绸衣物轻轻擦拭,清洁完成后用清水冲洗,挂起来晾干,丝绸必须在阴凉处晾干,保持光滑无皱。
对于顽固污渍,例如油污,需要多种调料进行清洁,包括松节油,苯,汽油,氧化镁,氯仿,有时候还用到蛋黄或者土豆汁,在洗涤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化学品,女仆的手往往因此红肿甚至溃烂.
维多利亚时代没有电,没有洗衣机,没有洗碗机,没有吸尘器,从清洁地毯到洗衣洗碗,全部都是手工完成,而当时的贵族们又非常喜欢party,在一次性接待15个客人后,往往会留下500餐具需要洗涤,
工作异常繁重,往往从早上6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即便是如此,女仆们还频繁遭受主人的打骂,尤其是14岁以下的女仆则更为常见,1877年2月15日,《泰晤士报》报道过一个名叫卡洛琳的保姆的故事,她的女主人用剪刀戳她,用棍子和铁铲打她,还有一次女主人上楼时替她,导致其从楼梯上滚下来,而男主人在用餐的时候居然用叉子直接叉进她的手里,为了掩盖罪行,男女主人还不让她把衣服交给专门洗衣的女仆,因为上面有血迹,医生检查的时候发现她从头到脚都有伤口。
女仆不愿意忍受主人对他们虐待,离开主人家后就会陷入失业,流落街头沦为***,19世纪80年代,米尔班克监狱中的1.1万名***,一半以上原先都是女仆。
在动漫里面的女仆热,却没有在英国热起来,可能是英国人更知道女仆的历史,更不愿意将其浪漫化吧。
法国女仆
英文媒体在描述日本女仆的一系列服务的时候,通常是用“法国女仆”(french maid)来形容,而不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仆,不管这些日本女仆穿的多保守,多么像维多利亚时期的女仆。
“法国女仆”在盎格鲁萨克逊世界里面带有强烈的“性暗示”的味道,其实在维多利亚时期,法国女仆和英国女仆在着装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一些文艺作品,舞台剧大大***了英国人的想象。
这里面典型的就是小仲马。小仲马以及一系列法国作家的作品最后被搬上舞台,形成了盎格鲁—萨克逊国家对于法国“浪漫,性感,带点放荡”的强烈刻板影响
交际花在当时的法国上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还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描述:Demi-Monde,demi本身的含义是小的,一半的,Monde指的时髦社交界,上流社会,Demi-Monde直译就是一半的社交界,Monde本身又指有地位的,传统保守的人,例如皇室贵族之类的,因此Demi-Monde的意思其实指的过着奢华放纵生活的人。
Demi-Monde的女人是值得穿着精美的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有极好的社交技巧,对流行非常敏感,享乐主义的女性,一般这类人就是交际花。
交际花最出名的代表就是弗吉尼亚·奥尔多妮,出生于意大利,后与比她大12岁的伯爵弗朗切斯科·韦拉西斯结婚,1855年前往巴黎的时候与拿破仑三世见面,成为其情妇,导致她丈夫要求和她分居。
和她来往的人甚多,包括与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伊曼纽尔二世,俾斯麦,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她还面见过俾斯麦,在她的劝说下,巴黎免于被普鲁士占领。
这种法国文化对当时古板保守的英国上流社会可是一种致命的吸引力,
类似于《茶花女》小说推动的室内闹剧,歌舞表演等等把法国的文化的影响力抬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类的文艺表演里面有大量的性感女郎身着女仆服装,法国女仆成为一种时尚,暧昧,竭尽所能来取悦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本女仆尽管身着保守,但是内涵是和法国女仆很像的。
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国女仆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成人娱乐业的热捧, 反过来又影响到了法国女仆装本身,一个典型的法国女仆装包括:
黑色和白色镶边的连衣裙,裙长到膝盖或者更高。
白色的小围裙,通常有褶边或花边
褶边的或有花边的头饰
长袜或紧身裤(白色或黑色)
高跟鞋
鸡毛掸子
白色蕾丝吊带
美式女仆装
而现在在日本女仆咖啡厅的女仆装则是一个混合的产物,是20世纪30年美国女餐厅服务员和法国女仆装的混合。
美国女性在1900年初开始全面进入餐饮业工作,当时美国的***不断,而餐饮业不需要重体力劳动,因此女性常常替代了***的男服务员,此后女服务员越来越多,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大萧条的影响,人们没钱买东西,但是依然还是会进入餐厅享受一小块馅饼,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小奢侈,因此即便是在30年代最为萧条的时刻,餐馆依然还在进行招聘。
餐馆的老板们发现,女性服务员更容易吸引顾客,对于男性顾客来说,漂亮的女人带来的食物总是愉悦,而对于女性顾客来,女性服务员的服务让她们感觉更舒适
对于餐厅老板来说,服务员们需要一套既实用,又有吸引力,还体面的制服,服务员制服最好还能显出一点“服从性”,让顾客觉得在他们享用咖啡和甜点的时候获得了一点虚无缥缈的“奢侈待遇”,大萧条已经这么艰难了,谁不想**一下自己呢?
这类的服装一般采取人造丝面料,价格便宜,每套零售价3美元,如果批量采购更便宜,老板只需要为雇员指定型号和颜色即可,制服上有口袋,用来放铅笔和订单,裙子比较短,方便服务员们快速送餐。
苏联校服是女仆装吗?
这一个很出名的照片,照片中的苏联女学生戴着红领巾,身着类似于女仆装类的校服,一度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讨论。
”
其实中国是有引进的,当然更保守一些,80年代部分学校有这类校服,只是当时比较穷,并没有在全国上统一,而全国普遍运动服式校服是很后来的事情了。
苏联的校服是继承俄罗斯帝国时期的贵族女子学院的校服,而这种校服受到了修女服的强烈影响。
这是当时俄国文理中学的校服
圣彼得堡斯莫尔尼贵族少女学院的校服
斯大林时代,校服被统一,苏联男孩的校服是灰色的,像士兵的外衣,配上宽腰带并且有个大号的扣带,戴大檐帽,女孩校服是棕色连衣裙配围裙,这是其苏联的校服受到严格的管制,对于款式和长度都有严格要求,女孩必须扎蝴蝶结,编辫子,不得理发。
80年代后,苏联的校服除了很大的变化,一到七年级的女孩穿棕色连衣裙,男孩穿套装,袖子上还有一个蓝色的徽标,由于很多家长或者孩子觉得不美观,常常剪掉徽标,这期间的苏联学生校服质量有了相当的提高,价格也比较便宜,非常受欢迎
1984年后,苏联学校女生又换了一次校服,这次发放的是百褶裙和背心,裙子可以搭配外套,背心可以搭配西装,如果在比较冷的地方,例如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冬天可以穿蓝色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