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从去年的第22位下降到今年的第23位,但仍然稳居亚洲高校榜首;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上升了七个位次,超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居第24位。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北大今年位居亚洲高校排名前两名。
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
9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至此,世界三大知名的大学排行榜全部放榜,另外两个排行榜分别是6月19日公布的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8月15日公布的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内地大学格外看重大学排行榜,梳理三大排行榜可以发现,清华、北大作为第一阵营遥遥领先;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5-7所大学作为第二阵营仍在紧追;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内地大学今年首次上榜,让观者拍案。
清华、北大继续上升是否会面临“天花板”?第二阵营在追赶清华、北大的同时,格局将如何变化?新上榜高校背后的动力来自何处?
图/ 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清华北大遇“天花板”?
三大排行榜中,清华、北大无疑是内地大学的排头兵。总体上,清华略胜北大一筹。
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从去年的第22位下降到今年的第23位,但仍然稳居亚洲高校榜首;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排名上升了七个位次,超越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居第24位。
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北大今年位居亚洲高校排名前两名。
在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是排名最高的中国大学,排第16位,较去年上升一位。北京大学的排名也从第30位上升到第22位。清华、北大取得高名次的背后,是两所学校连续五年的排名上升。
在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清华、北大双双进步,但清华领先北大。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43位,比去年上升两位,北京大学则从去年的第57位上升到第53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于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前身为高等教育研究所)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Award)、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简称HiCi)、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的折合数(简称N&S)、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简称PUB)、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PCP)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清华、北大还能超过哪所大学?以清华、北大排名相对靠后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例,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了近5年排行榜里的前30所大学,发现这一阵营极其稳定,26所高校每年都进入前30,此外还有4所高校5年里4次进入前30,仅有4所高校5年里只有1次进入前30。
尤其是前10位大学,5年来被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这10所高校“霸榜”。
可以说,清华、北大向全球超一流大学的进阶之路将愈发陡峭。不过,在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已经超过了美国老牌名校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第二阵营仍存变数
国内目前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于清华、北大之外其余40所高校来说,如何超越清华、北大?这就先要看看在三大大学排行榜上,最接近清华、北大的内地高校是哪几所?
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内地共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强,与去年数量相同。除清华、北大外,还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六所内地高校进入全球百强,清华、北大之后分别是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清华、北大之外跻身世界百强的内地高校有两所: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今年首次跻身全球百强。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全球101-150名。
可以发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内地高校第二阵营,这亦与一些国内大学排行榜相符,这4所高校的鲜明特色仍然是优秀的理工类学科的科研能力。
那么,它们与清华、北大的差距有多大呢?
最接近的是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第70的浙江大学与排名第53的北京大学只隔了16所大学;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40的复旦大学与排名第22的北京大学隔了17所大学;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80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排名第24的北京大学隔了55所大学。
目前的格局是,第二阵营内部处于“混战”状态,格局未定,不同的排行榜有不同的排名。
当下,各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期自评正陆续收官,国际排名成绩也被作为成果写入自评。中国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交流会上就介绍,“国际各类权威排名稳中有升”。
“双一流”建设内容与国际排名也存在重合的指标,比如中科大中期自评就指出,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11个学科篇均被引次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浙江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则列出了对标的学科结构相似的国际一流高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等。
从整体上看,在三大排行榜上位次上升的内地高校数量较多。这与内地高校较好的科研表现密不可分。三大排行榜中,科研与引文数量指标均占重要比重。
“内地大学特别注重大学排名,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注重科研的校风,但大学的另一方是教学,这一点同样不可偏废。”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告诉记者。
科研投入撑起世界名校
盘点三大大学排行榜,新上榜的内地高校是一个亮点。 科研投入撑起世界名校
今年有10所内地大学首次进入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排名位于301—350区间。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也有3所新上榜的内地高校。
这些高校中有些是在国内较知名的传统名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有一些大学上榜让人眼前一亮,如广东工业大学今年同时进入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和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两个榜单,西交利物浦大学也作为新兴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登场。
这些新上榜高校的地域特色明显。江苏、浙江、广东这些经济发达的省份近年来格外重视高等教育投入,尤其是对重点高校的支持。江苏省教育大会提出,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着力化解“有高原缺高峰”状况,促进高等教育“由大变强”。
地方的大手笔投入是这些高校大发展的动力之一。根据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科研经费排行榜数据,广东工业大学的科研经费达到18.43亿元,在这份榜单上位列第57位,超过了北京邮电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高校。
广东高校的经费投入堪称大手笔。中山大学2019年预算达到175.17亿元,仅次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第四位。深圳大学的预算总数达到50亿元,超过了中西部大多数985和211高校。今年,深圳大学也成功上榜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且排在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之前。
浙江工业大学今年首次上榜THE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举行的浙江省教育大会上,浙江工业大学与浙江大学一起作为高校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越来越多的内地高校登上三大大学排行榜,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这也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北京大学8月30-31日召开的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战略研讨会上,北大副校长田刚指出,北大将继续通过推进英文课程体系建设、国际联合项目培养、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计划、全英文培养学位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国内高校的部分学者可以发表英文论文,但学校整体上开设英文课程、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支持的能力还不足,国内高等教育系统还要做好迎接国际化的准备。
附1:THE2020世界大学排名TOP10
图片来源:界面
附2:THE2020中国**及港澳台地区前10
图片来源:界面
附3:中国**入榜高校排名结果
附4:世界前200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