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迷恋网络,可以说是让很多父母最头疼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断崖式下降、眼睛近视……这些随之而来的副作用,都让家长迫切想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面对父母的担忧,有的孩子内心也会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可在看到电子产品的那一刻,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家亚当·奥尔特将孩子的这种行为,称之为“行为上瘾”。
什么是行为上瘾?
亚当·奥尔特在《欲罢不能》书中告诉我们:“行为上瘾”是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但这种行为给他带来的***,很快就会被其带来的破坏性后果而抵消。
简单来说,行为上瘾分为两种方式:
- 痴迷性:停不下来的想法
- 强迫性:停不下来的行为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专注于学习,就对孩子使用围、追、堵、截等方法,也许当时会有一点效果,但当孩子一离开你的视线,往往会更加痴迷于网络。
所以说,要想让孩子提高行为的自控力,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成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影响孩子“行为上瘾”的因素都有哪些?
中国航天员首席心理专家王峻认为:“产生瘾的根源是爱或安全感的缺乏,行为上瘾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每一个行为上瘾的孩子,都渴望通过这种行为来满足内心对爱的需求,而诱使孩子产生“行为上瘾”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可望而不可及的诱人目标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你越是不让孩子做的事,孩子就偏偏越想要去完成,特别是有一点难度的挑战任务,更容易让孩子沉迷其中。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蒂尼,曾在《影响力》书中提出过稀缺原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机会越少的东西,重要性越高。
稀缺性原则的致命点,不仅在于孩子会对这种行为变得重视,还容易产生迷恋心理。
譬如孩子在玩乐高积木时,每次在快要搭建完一个造型时,不小心被碰倒,这样接近于完成却没完成的状态,会让孩子长时间沉浸于这件事中,而忽略身边的人和事。
2、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心理学家迈克尔·泽勒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选了3只饥肠辘辘的白鸽,关进三只不同的笼子,靠前个笼子里,白鸽只要一啄按钮,就可以吃到食物;第二个笼子里,白鸽啄按钮,偶尔会吃到食物;第三个笼子里,白鸽怎么啄按钮,也吃不到食物。
最后发现,迷上啄按钮停不下来的,是第二个笼子里的白鸽。
生活中也是如此,当孩子面对无法预知的结果时,往往会存在侥幸心理,大脑会把每一次的失败,反馈成“差一点就赢了”,以此,来促使孩子一次次重复同样的行为。
3、毫不费力的进步和逐渐升级的挑战
我们有时候会奇怪,为什么几个月大的孩子也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
这是因为智能屏幕操作简单,只要滑动一下,画面立刻出现变化,让孩子不自觉产生好奇心理。而要让孩子产生“行为上瘾”,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逐渐升级”。
譬如我们在玩游戏“俄罗斯方块”时,把几个造型不同的砖块排满一行很简单,但随之而来的速度加快,也会让你为了补救失误,而越来越专注于游戏中,亚当·奥尔特将这称之为“玩乐回路”。
陷入“玩乐回路”的孩子,内心会持续渴望这种行为,哪怕这种行为不再带来快乐,也依旧想要再次尝试。
当我们明白影响孩子行为上瘾的这些因素时,就可以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再纠结于问题本身,而可以从根源上引导孩子来改变。
“行为上瘾”的孩子,容易产生“情绪弱视”,缺乏同理心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书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恶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迷恋的东西。”
没错,当孩子对一个行为产生持续的迷恋时,就需要父母对此提高警惕,因为它会给孩子带来视觉和神经反应迟缓的影响。
视觉研究人员科林·布拉克莫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挑选两只健康的小猫,一只放进竖条纹装饰的小屋,一只放进横条纹装饰的小屋,五个月后,将两只小猫放出来,发现小猫难以判断自己跟物体的距离,有时碰到桌子也不知道避让,甚至对滚动的球视而不见。
这个结果表明,长期在单一环境里长大的小猫会产生“视觉弱视”,而同样的道理,当孩子长时间沉迷在网络中时,也会存在“视觉和情绪弱视”,反应变得迟钝,情感变得冷漠。
譬如当孩子想要表达高兴时,会说“哈哈”,当特别高兴时,会说“哈哈哈哈”,他们用这样的词汇表达心情,可能很多时候,脸上并没有笑的表情。
我同事的孩子小新今年5岁,他有次正在玩游戏时,弟弟跑过来想跟他一起玩,小新一把推开他,完全不顾弟弟的摔倒,他的妈妈被他眼神里透出的冷漠吓了一跳。
一项研究表明,在孩子学习语言和情绪表达的优秀时期,如果每天玩3个小时的游戏,就容易错过跟父母的互动,而失去掌握这种技能的机会,也不能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并且,孩子的“行为上瘾”,不仅会在青少年期的孩子中产生,甚至在几个月的婴儿身上也会形成。
譬如父母在看手机时,孩子的目光就会追随父母的眼睛,对闪动的屏幕产生兴趣,长时间接触后,眼神变得爱漂移,变得缺乏耐心爱哭闹。
行为上瘾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当下情绪和思维的改变,更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影响,越早重视,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就容易得到加强。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从3个方面改变,有效提高孩子自控的能力
亚当·奥尔斯说:“改变孩子的行为,先要从改变动机开始。”
当我们想要帮助孩子远离“行为上瘾”时,就需要帮孩子建立积极的改变欲望,从内心摒弃这种行为。
1、 改变环境: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提升社交能力
查理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书中,提出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在绿色自然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出现行为上瘾、情绪焦虑等问题的风险能降低55%。
有位老师组织孩子们去参加夏令营,在去之前,让孩子们做一份“非语言行为分析”的测试,让孩子观察题目中细小的变化,一共48道题,孩子们平均每个人做错14道。
经过4天的户外活动后,在回去之前,老师又让孩子们做了一次测试,发现错误率下降33%,而且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变得友好,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2、 改变陪伴方式:父母改变自身行为,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
心理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被自己父母认同的渴望。
当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得到自我认同时,会有利于孩子提高自尊感,并远离有安慰作用的电子产品的诱惑。
父母的认同,在行为上表现为接纳、支持、肯定我、鼓励、适度赞美等能给孩子带来力量的正面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抱持性的环境”。
所以,要想改变孩子,父母先要改变自身行为,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能让孩子内心更有安全感,也更能提高自控力。
3、改变动机:挖掘孩子潜在兴趣,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行为上瘾”,也不要着急,你可以用建立一种新的习惯,来帮孩子逐渐摆脱旧的习惯。
查尔斯·都希格在《习惯的力量》书中提出“黄金法则”,一种习惯的养成,往往有三个重要因素:线索、惯例、奖励。
线索为行为的动机,惯例是行为本身,而奖励则是行为后产生的***,要想改变这个行为习惯,就需要在改变惯例的同时,保留线索和奖励。
譬如我们想让孩子远离电子游戏,可以跟孩子做亲子互动游戏,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满足游戏的体验,又可以体会到互动带来的快乐。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影响孩子行为的最好方式,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孩子的“行为上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错误的对待态度。
愿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能做一个引领者,让孩子在探索中看到浩瀚星辰,远离欲望的诱惑,有能力撑控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