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习古文,经常能遇到一些很难理解的长度问题,比如《战国策》中有“邹忌修长八尺有余”。八尺按今天的算法邹忌身高有2米6左右,显然不合常识。再如《三国》中张飞的丈八蛇矛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丈八按今天计算有6米左右,这个也不合情理。当然小说中张飞的丈八蛇矛有文学演绎和夸张成分在内。
那么,到底我国古代的一尺是多少?
实际上我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尺的具体算法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最初的的16.95厘米左右一直演化到今天的33.33厘米,是经过多次增加而来。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