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时代转折中的新浪新闻,如何用“知与见”创造更多用户价值?

来源:互联网

时代浪潮的持续奔涌,5G、万物互联等新技术持续改写着互联网的底层逻辑,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随着这一次品牌升级,新浪新闻再一次站到了时代的潮头。     

  “又又又反转了!”

看着一个个社会热点不断发生跌宕起伏的戏剧化转折,这届网友开始坐不住了。人们不断被新闻事件吸引注意力,投入“真情实感”,但比影视剧还要曲折的“反转剧情”,让用户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仍旧感受着可靠性的稀缺,以及真相的可贵。

在反转新闻越来越密集的当下,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优质、靠谱的新知,已经成了用户在“网上冲浪”时的最大痛点之一,也是越来越强的刚需。

互联网信息平台从门户网站进化到智能分发时代,20多年以来,低质内容、虚假信息、标题党等种种乱象,仍然是影响着用户体验的难题,更在考验着互联网平台的价值取向。

信息过载的时代与稀缺的专业主义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发现,造成人们离“真相”和“真知”越来越远的原因,需要从供给侧和用户侧同时寻找。

先说内容的供给侧。在“内容工业”大行其道的当下,流水线化生产的快餐式内容,成为了相当一部分平台的主流。为了追求热点和“爆款”以快速获取流量、博得关注,从图文到短视频,生产者不断制造抄袭搬运、主观臆测、片面且情绪化的内容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生产在传统媒体时代的把关机制全部失灵,人们在网络中消费的相当一部分内容,甚至无法保证基本的真实性。

此外,当“智能推荐分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之后,算法的价值观也在影响着内容的生产与消费。

比如,一些创作者为了迎合某些平台的算法机制对于热点内容甚至低俗内容的“偏爱”,会选择“投算法所好”,在算法的指挥棒之下,大量生产偏离真实、情绪主导的内容,将优质、靠谱的内容淹没在信息海洋中。用户由此进入了一个难以获取真相和真知的时代,面对着空前丰富的海量内容,也只能体会“丰饶的贫瘠”。

再从用户的角度看,信息平台的智能分发模式,进一步固化了用户获取真相和真知的难度。

首先,生产者一方面主动迎合算法机制,而智能推荐算法也在主动迎合用户,将内容“投喂”给用户。相比质量和品味,潜在点击率和用户时长占优势的内容,更容易被算法推荐。长此以往,这些片面“投喂”的信息,进一步增大了用户寻求真相的难度,困住了用户的视野。

其次,用户在使用和消费快餐式内容的过程中,渐渐养成了碎片化阅读习惯,习惯于追求内容的爽点、爆点。这就倒逼生产者、传播者不得不加码短平快、感官***强的内容。由此往复轮转,形成了一个用户难以打破的死循环。

但另一方面,对真相的渴望、对新知的追求,始终是用户的稳定需求。在流量至上、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迫切需要在价值观上尊重内容品质、品味的信息平台,寻求更具深度广度、更可靠、更有知识营养的信息。那些有着严谨编辑传统、秉承专业主义态度的信息平台,其价值也在当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的用户珍视。

信息平台如何“内容进化”

用户和时代,都对内容生产者和分发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产品的自我进化,成为了新的大势所趋。

新浪新闻,就在2021年9月进行了新一轮品牌升级,提出了全新的品牌口号——“知未知 见未见”。今后,新浪新闻不仅是只提供新闻资讯的媒体平台,而是以专业新闻资讯为基础、提供超越新闻的信息服务、拥有技术加持的智能信息平台。

这正如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此前所说,“对于新浪而言,面对时代的变迁,我们从来都是积极拥抱变化的,我们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也在不断变化。”

从门户网站时代延宕至今,20多年来,新浪新闻始终在互联网潮流的前沿,“开风气之先”。

2012年底,新浪集团董事长曹国伟就提出了“移动为先”的战略;2013年初,新浪新闻客户端上线,成为了新浪集团的核心产品;2016年,新浪管理层更是举集团之力支持新浪移动的发展。

回看新浪新闻从门户网站到智能媒体平台、再到智能信息平台的发展历程,对于用户价值的珍视,对专业主义秉持,始终是其坚守的红线,让新浪新闻获得了用户的广泛尊重。截至2021年8月,QuestMoble数据显示新浪新闻MAU达到了1.46亿,DAU突破了8300万,实现了连续22个季度的高速增长,稳居行业前三。

其中,“价值感”“陪伴感”“互动感”三个维度,是新浪新闻最重要的产品特色。

首先是“价值感”,也就是新浪新闻可以提供兼具品质与品位的信息生态。具体来说,新浪新闻通过内外部生态协同和人机协同“双协同”策略,共同赋能智能信息服务。

其次是“陪伴感”。这是指新浪新闻以用户为中心,突破场景边界,全方位提供“热点新闻+兴趣资讯+实用信息”的服务。比如在河南暴雨灾情发生之后,新浪新闻迅速上线、“求助地图”“一键求助”“互助信息”“台风动态”“辟谣科普”和“新知问答”等六个信息服务功能板块,全方位服务用户。

“互动感”则是通过活动IP的打造,评论、热议等产品创新,让用户更个性化地参与到呈现给他们的信息之中,即时共情,表达情绪。在“直播连麦”“星浪圈”“声浪”等互动产品的助力下,更多用户在信息的使用过程中获得了参与感。

时代浪潮的持续奔涌,5G、万物互联等新技术持续改写着互联网的底层逻辑,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随着这一次品牌升级,新浪新闻再一次站到了时代的潮头。

新浪逐新:为了更多的未知与未见

“知未知,见未见。”

从外界看来,新浪新闻此次品牌升级十分明显的一点,就是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口号。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新浪新闻希望帮助用户看清热点的来龙去脉,看到真知灼见,直到看懂热点,形成自己的洞见;帮助用户了解其兴趣领域更多未知的东西,提升自我满足感,帮助用户成长。

将这样的用户价值放到品牌口号上,在国内的互联网信息资讯平台中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各大平台控制内容成本、追求性价比的当下,新浪新闻的做法尤为可贵。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浪新闻在品牌升级中向外界传递出的价值观:让AI更有价值观。

过去,AI、算法这类代表着平台“核心科技”的技术,通常被认为是“没有价值观”。但在智能分发平台演进的过程中,精准投喂带来的用户眼界受限乃至“信息茧房”等问题,促使平台们重新思考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算法的价值观就是人类的价值观。”

王巍曾表示,无论AI发展得多么先进,都是要考虑终端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对于新浪新闻而言,“让AI更有价值观”将会是新浪新闻长期信仰和践行方向。

在新浪新闻的“人机协同”上,我们可以窥见“让算法更有价值观”的理念,如何在一款智能信息平台落地生根。

新浪新闻一直在研究专业编辑的“人脑价值”与算法的“机器效率”,希望找到两者之间协同效应最大化的平衡点。具体来说,就是用算法和大数据等“核心科技”,自动抓取全网线索,并对线索进行辅助分析;再由专业编辑反过来训练AI,用新浪新闻积累了20多年的专业主义经验,以人为本,赋予AI更正确的价值观,让智能信息不再冰冷。

在2021年2月发生的“货拉拉女乘客跳车案”中,相关博主的微博短时间内数据波动十分明显。很快,新浪新闻的鹰眼系统就发现了这个异动,并提醒专业编辑关注,进行事实核查。在新浪新闻AI+人工编辑的推动下,这条新闻最终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激发了人们对网约车安全的讨论和反思。

另外,新浪新闻和新浪微博实现了两端打通,大大强化了内部的生态协同。比如,用户在某地发送了一条微博,新浪新闻就能根据其地理位置,向用户呈现地点周边的新闻资讯和服务信息,以实现更人性化、更高效的内容分发和传播。

在人机协同+生态协同的支持下,新浪新闻帮助用户“知未知 见未见”的追求,有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和体系基础,成为以专业新闻资讯为基础、提供超越新闻的信息服务、拥有技术加持的智能信息平台。

“媒介即讯息。”

这正如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媒介的演化不断延伸人们的感官,扩大用户的视野和见识。而当新浪新闻从智能媒体平台升级智能信息平台之后,对于用户的“延伸”和赋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能够提供更大的用户价值,其前景也更加值得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