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人千千万万,但是每个人走上外贸这条路的契机,或许大相径庭。
还记得你当初,是怎么走上外贸这条路的吗,这个中的辛酸,喜悦,现在想想,是否值得呢?
米课圈92年的@阿_锋,就是偶然踏入了外贸行业,三年时间,从初入公司的新手,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SOHO大牛。
他说:“ 这些经验,既然早晚要知道,我希望你们越早知道越好,少走弯路,对外贸人来说,就是捷径 ”。
作者 |阿_锋
来源 | 米课圈
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阿锋,92年,汕头人,感性的理科男,曾工作于深圳, 东莞。
三无人员:无关系,无资产,无颜值。以下全部纪实, 没有套路。
这篇文章主要希望能给外贸新人一些启发,当然了,外贸老鸟也可以回首一下青春, 致终将失去的青春。
人生的靠前个年薪100万基本来源于跨境电商-亚马逊美国站,17年中旬开的账号,19年辞职,自己正式加入Soho大军。
起步不算早,但也不是说哪个平台,哪个行业不好做了, 只是现在是白银10年, 越来越来要求专业化了,在下文会尽可能详细的展开每个步骤。
稍微延伸下,现在的跨境电商与10年前的不太一样,以往大部分2B都会看不上2C(包括自己刚毕业那会儿), 主要源于下面三点:
● 2C订单碎片化,贴标,发货等, 个人处理订单的时间有限
● 面对的是终端消费者, 处理客诉, 退货会比较多, 个人精力有限
● 接大订单概率非常低
但是现在的跨境电商, 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自物流体系, 海外仓配套, 行业标准已经相当成熟了。
这意味着2C也可以像2B一样, 只要一次性发大货到海外仓,货都不用经手,也不需要自己贴标,工厂包办。
货好后,工厂or货拉拉发货到货代,等着上架就可以了,而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每天回复1-2封邮件。
当然这是基于选品好的基础上,反正目前我就是这么一种状态, 所以每天才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看更多的书。
好,步入正题, 泡好枸杞红枣水,且听我娓娓道来:
靠前个百万年薪,我把它分为二个大阶段:
靠前阶段:个人沉淀 (201606-201901)
第二阶段:SOHO之路 (201901-201911)
这篇文章我先讲一下走上这条路,我做了哪些前期积累,也就是个人沉淀部分。
行业的选择与定位
这个篇幅稍微会长一点, 但这是keystone, 没做好 很容易***。
整理了以前的想法,简单的做了以下的思维导图。
注: S-strength W-weakness O-opportunity T-threat
理工生去抢商英/国贸的饭碗,确实优势不大,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把weakness&threat方面补强了,就算只有60分, 理科思维85分加持下,随时就变成了两维竞争优势了。
忽然有那么一刹那想通了,开光了,然后我就坚定选择了外贸行业。
现在回看走过的路, 思路很是清晰,但其实当时也不知道什么是思维导图,都是米课圈听说来的。
还有什么印象笔记,名片全能王呀,现在火爆的notion,还有之前很多谷歌插件like “similar web” "grammarly"“hunter.io”等等,都很好用。
说到这里,慢慢在思维的宫殿里回想起往事:
记得那是大三下学期,确立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偷偷在学校的小假山后用“英语流利说”这个app,**练对话,闯关。
大部分同学那时在大学里煲韩剧, 打机的时候, 我已经在武装自己了。
李嘉诚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刻 “世界上只有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是平等,富人1天也是24个小时”。
所以才有我先知先觉,利用好时间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在30岁之前要有房有车,才能结婚生小孩, 给小孩好一点的生活环境。
身边有很多人问, 为什么你这个年龄就想那么多, 我想可能是受到了美剧越狱Michael的影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抑或是本身家境非常普通, 有强烈的危机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改变命运的想法。
总而言之,我就这样走上外贸的不归路。
扬长补短-爆棚的执行力
当时我想, 我目前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和富人一样的时间,还有执行力,所以很多事情想好之后,自己马上就会去做。
到了大三暑假实习的时候,确信了自己的行业选择没有问题, 但就是公司太小, 没什么发挥空间。
虽然没有什么收获,但至少目标更明确了,需要的只是一个更大的平台。
更最要的是,遇到了人生中的Ms.Right, 满足一下大家的吃瓜心理哈,嘿嘿嘿!
那时她是2C部门的,带2-3个人的小团队, 我是2B的业务, 都是92的, 没代沟,所以下班时间会有一些沟通。
她说她比我早毕业两年,工作一年后到现在这家公司。
(潮汕地区或者说广东省大部分开学都比较晚,8岁才1年级, 16年才大学毕业,一毕业还刚好是房价的高点, 悲剧)
一线城市,市场信息更发达,她靠前年在深圳一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就知道了米课。
她自己立志做小镇上一枚拼命的姑娘,不喜欢快节奏的生活,米课的思维那时对她有点”前卫“。
但看我不落俗套,思维比较跳跃, 觉得我可以吸收米课的精华并实操起来,所以她就推荐网址给我去看“米问”。
大四做男女朋友之后,她把他们公司的账号给我去看老华亲授的课程。
自己那时候还是有点自大的,大一靠前学期就自力更生了,过年回去还会给我亲爱的妈妈发大红包,也算是同龄人中”小有成就“吧。
但那晚在图书馆看华哥的”创业手记“,居然把我看哭了,晚上10点半图书馆关灯了,我还在那里凝想了很久,很久.....
还记得那时实习公司的经理和周围的人都对我说,将来你一定会是一个成功人士。
可能是我比较善于学习,融汇贯通,执行力比较强 ,也热爱思考问题,喜欢找捷径解决问题。
遇见米课后,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30岁前达到自己的小目标!
当然不是健林兄的小目标哈, 是前面我自己写的30岁目标。
高起点,出道即巅峰
在15年的年底校招应聘了几家LED企业, 聊的最好的是深圳的一家企业。
给我的总体感觉是, 相对比较公平, 新老业务底薪都一样,提成点也都一样。
后面跟经理谈话中了解到, 当初只选中我是因为觉得我目标感比较强,在其他面试者身上都看不到。
16年初过完年,跟一个好朋友去了这家公司一趟,想实地考察一下办公环境。
还记得当时两个人一起做公交过去的,我在车上跟他讲,我比较喜欢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闯出一片天。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到任何一家公司, 最好分析一下公司的基本面, 了解公司急需的人才,你才会是最被需要的。
我是这样分析的:
1. 平台基础非常不错,有ERP系统,每个部门分工明确,还有质量可追溯的二维码,完全是为上市为准备的呀,有实力接行业前10品牌客户。
2. 自建站我就靠边了, 没必要去瞎折腾, 当然, 当时也可以选择学华哥的自建站课程, 把公司的SEO做起来,也可以很快风生水起。
但感觉又有点技术宅了,也违背自己的初衷。
3. 约工厂和展会见面会是敲门砖, 所以重点强攻的是展会。
我的具体行动如下:
上面的思维导图不会全部展开写描述,简单讲三个步骤。
我可以很骄傲的说,我入行是零基础,零资源,从无到有,野生野长。对于应届生来讲,完全可以模仿我的思路跟套路,。
3步齐步走:
靠前步:整理产品资料
整理产品资料,我是认真的, 以下只是冰山一角, 任何一个询盘, 都要把客户需要的东西挑选好,一压缩,5分钟内就可以专业的回复客户邮件。
当然有的资料是后续在客户的咨询中,慢慢积累起来的。
第二步:建立全面的客户管理跟进表格:
虽然公司也有分配系统里面的一些未成交的客户资源,质量非常差, 大多都是公共邮箱,info,sales等。
我当时是拒绝的,靠这些去开发客户能开发到就邪门了。
所以,我果断抛弃了系统的资源, 自己建立Excel从零开始积累。
虽然不在LED这个行业了, 还是要马赛克一下。
我故意把第七行拉长圈出来,是因为我的表格里面“备注”那一列,有该公司其他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有一些看上去比较空白的, 是因为联系上之后,我转移到另一个sheet, 用不同色块标注出来, 方便后续继续跟进。
即不同色块的抬头, 代表沟通程度不同的客户。
自己所有的搜索的客户加起来, 有2-3千个公司, 再乘以每个公司平均3个联系人,就有6000-9000个有效的联系地址。
开发一个公司, 要把他们公司所有有供应商选择权的关键联系人全部找出来。
争取最大概率的跟你看上的公司联系上, 接着你可以进行单个人营销, 你也可以**事件营销。
**要想有效果,肯定都是建立在,邮箱地址的质量都非常高的基础上。
对于小公司,很多时候是CEO,president自己对接供应商,所以直接发邮件过去效果会非常不错。
而对于大公司,分工很明确, 一般会是VP,PM 对接供应商,但也不意味着不可以直接发邮件给CEO,president等。
因为很多时候,推广过去的产品, CEO 可能会转发给VP,PM,甚至转发的同时也直接把你CC 在邮件里面, 这种情况下,对你非常有利。
VP和PM 都不知道你跟CEO 什么关系,所以肯定会非常认真的跟你对接。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公司的关键人邮箱又怎么全部找出来呢?
这个技巧也很简单,先通过添加领英好友。
16年的时候,大部分客户还是用公司邮箱注册领英,可能公共邮箱注册的比较多,但也没关系,可以联系上之后,再问business email address。
或者通过hunter.io等扩展程序,找到其中一个负责人的邮箱地址, 其他的人的地址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的格式编排的。
道理也很简单, 一个有规模的公司, 他们必须有一套邮箱编写的标准,不可能去单独记住哪个同事的邮箱地址, 去表格上查找也比较麻烦。
而且按照我的经验, 50人规模以上规模的美国公司,基本上有85-90%都是固定的邮箱地址编排格式。
基础客户资源获取基本上是前3-6月,后面也不怎么用那些插件了, 所以可能很多插件收费了,我也不太清楚。
如果不能用了大家可以在米问搜索一下,“查找邮箱”能搜到一大堆好的软件。
也不要担心收费, 花钱买时间,只要自己多去验证下这收费软件的客户资料, 跟你们公司现有合作的客户的邮箱地址是不是一样。
多验证几个,也就可以判断出该公司收费的质量了。
我当时也比较幸运, 有非常多的免费扩展程序,getemail.io, rocket等。
还有一个三十万的LED买家邮箱的验证池网页,只要输入域名,该公司所有的邮箱地址就出来了,成本非常低。
虽然不是100%的准确, 但是至少可以观察出他们的邮箱地址形式,所以找邮箱根本就不会是问题。
对于新人, 不建议直接去fiverr/upwork上外包找地址。
刚进入这个领域,你需要尽可能多的去观察这个领域大客户的网站, 慢慢的才会有进入行业的感觉。
领英的similar pages 也会推荐给到非常多的类似的公司, 一旦你上道了,搜索,添加根本就停不下来。
而且你也会发现, 把领英用精了, 其他很多都是浮云了,一站式服务。
以下是其中的领英公司页面截图, LED 行业的都知道,能成交一个,基本上都不愁业绩了。
当然你会说有些公司在中国有自己的工厂,我说只要你的产品有足够优势, 人家还是会选择跟你外购,我和同事都有很好的成交案例。
第三步:建立你的营销渠道--“滴水不漏式”客户跟进
我选择了以领英/WhatsApp/Skype为破冰的主要渠道,邮件为正式沟通渠道。
试水**了几百封邮件与单个领英站内推广信,发cold-email跟领英站内信的两个回复率相比,当时的领英回复率完胜。
任何新人靠前步都是建立connection,然后客户对你发的公司/产品有兴趣了, 再由专业的邮件发相应的资料给客户。
冰大的“滴水不漏式”客户跟进方法,是越来越来高效化社会的共同需求,既节省客户的时间,实则你的时间利用率也被最大化。
手机号码添加WhatsApp的回复率也是高的惊人,感兴趣的产品,甚至秒回。
有人会问,手机号码从哪里来呢?
领英好友页面(16年也比较多客户留下cell)
展会名片
客户回复邮件的个人签名
添加WhatsApp/We-chat/Linkedin好友是有一些骚操作的, 特别适合新人。
刚开始什么资源都没有,前三个月搜索客户的过程中就要用慢慢去积累,看到手机号码/邮箱就要有一定的敏感度,统一放到Excel表格。
300个左右就可以分批导入到手机,当时用的QQ通讯录,很方便。
展会上名片, 用“名片全能王”扫描一下,全部会以文本的格式给你多方面利用起来,加WhatsApp/We-chat/Linkedin都非常方便。
同样的, 领英的联系方式也可以一次性导出来,全部**新品推荐与展会约见等。
每次展会回来几天后,经理会问, 你们的客户跟进的怎么样了?
大部分人会说,挑了几个聊的好的重点在跟进, 其他的还没有时间去搭理。
我心想,不好意思,我当天回来都跟进完毕,坐等下单,下班先去打会篮球,放松放松,顺便嘚瑟一下!
以下是导出来的源文档,我的表格都保存的很完整,而且非常容易找。
关于有效的营销渠道,现在颜sir营销课程也有很专业的内容营销, 视频营销,都是蓝海市场, 不用自动出击, 坐等源源不断的询盘。
只能说时势造英雄, 新人跟随米课的步伐走, 大概率不会有问题的。
从零到1,开发客户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都是一些很基本的操作,如汪大说的“基本操作熟练,自由发挥随便”。
关于新人的沉淀,沉下心来,把以上3步做到完美,基本上你离成功也不远了。
从现在的角度看过去,证明了以领英为突破口完全正确, 把一个平台用到尽善尽美,也就成功了。
领英课程内化后,我1-2个月内就成交了样品单,创造了公司最快新人成交记录。
而且很快,另一个领英客户的靠前个正式单是在入职第5个月完成的,2万8美金,靠前次拿到几千块钱提成。
新人靠前年就有400万的销售额,公司都不需要怎么培养付出, 一下子就有回报了,同时破公司多个记录, 一路我都是接受表扬过来的。
后来陆续也成交了LED行业内1个top10的品牌,单算1个客户,1个月1百万的稳定订单。
靠前0品牌里面还有2-3个是联系上,送了样的。
很多人在分享大客户成功开发的经验时,喜欢把整件事情夸大,弄的很复杂,很艰辛。
说的好像如果不是靠他,这件事不可能办成,这实际是“成功学的阴谋论”
而我更相信,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像上面分享的,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辅之热情与执着,一切会是水到渠成。
王国维大师的人生三大境界,也把道理阐明的非常诗意: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靠前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也正是因为有米课,1年半的时间里,我就破格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准上市公司,IPO第二轮,40多号业务的激烈竞争,同时许诺19年股份激励。
要知道,我在公司内部没有任何“relationship”,第1年就因为能力突出,给机会地推了美国,欧洲的绝大部分城市, 这都是难能可贵的经验。
故事发展到这里,好像一切顺风顺水。
18年1月份做的团队经理,带领10来个新业务,教教客户开发,聊聊客户维护,谈谈业绩增长,一年下来也显得安逸而悠闲。
本也可以稳定的拿40-50万保底年薪,我又为何转战SOHO,折腾自己呢?
这就需要谈到另外一条暗线,也就是开头讲到从17年就着手准备的2C账号。
留个悬念,下一篇文章就来重点谈谈,出色的业务的我,为什么头也不回的走上了SOHO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