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好产品标准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我们谈到“什么是好产品”的时候,总会引用吴伯凡的一个产品力魔法公式:产品=功能x情感,也就是说,功能是1,情感是倍增系数,可以将产品的心理价值无限放大。

所以通过不同的玩法调动用户的情感和情绪共鸣很重要,这也是粉丝营销的精髓所在,可是有人却跑偏了。

01

最近我发现一个很不好的倾向,一些品牌盲目崇拜网红效应,过于热衷玩法和制造各种传播噱头,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产品。

比如,有一种叫海洋球餐厅的新物种火遍了祖国大江南比,据说是借鉴了一家日本餐厅——tamapa Cafe&Bar,这类餐厅最大的特色就是设计师用塑料球造出了一个人造海滩,让人们可以躺在白色的海洋球里用餐,仿佛置身于漂浮的大海之中。是不是很浪漫?

不得不说,这个创意非常棒,也很有传播性和社交属性。那生意如何呢?

很不幸,火了一阵之后,如今已经被各路网友的花式吐槽打回了原型。

与此同时,“一杯可以占卜的茶”,在抖音上突然蹿红,20多条短视频获赞111.8万。短短两个月(从1月14日开业,截至3月14日)品牌官方微博显示,签约了250多家加盟商。最近几天,因为各类媒体的争相报道,更是大排长队、颇受关注。

所谓的“占卜茶”,即顾客下单后,可以将想问的问题写在杯套上,当拿到成品时,问题的答案就会呈现在奶茶盖上面。比如有人问:我和他还有可能吗?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很神奇吧?其实这样的玩法无非是3D打印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那消费者口碑怎样呢?

近日有媒体在探店时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得到的回复是“不好喝”、“挺好玩的,不太好喝”。“我觉得真不好喝,喜欢的人别打我……”大众点评也是“太失望”,点评网站上的评分刚过及格线:

02

的确,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们,喜欢玩,喜欢有个性、有调性、有趣味、有内容的品牌,所以往往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仿佛他们消费的靠前目的已经不是吃和用,而是拍照发朋友圈。

对于品牌而言,适应年轻人的消费喜好,与他们互动引***感共鸣,用创意来实现引流,这都没有错,也是打造爆品的靠前步,但流量引来之后,能否用好吃的味道、让人爽到尖叫的使用体验,让这群尝鲜族变成回头客,才是考验品牌的根本经营之道。

多年前,我曾在微博上与某互联网餐饮品牌的创始人掐过一架,当时正是其春风得意的时候,整个互联网圈都为之侧目,估值已经到了几个亿。缘起于他在接受采访中的一个观点,大意是,只要有互联网思维,有好的创意和情感体验,产品好不好吃根本不重要。我公开表达了反对意见。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品牌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了。

前几天,我们粉丝研究院的几位专家在优步劳(德国精酿啤酒品牌)做了一场案例闪聊会,虽然这个品牌起步才没几年,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是因为他们的包装和社群玩法(当然在这方面他们的创新很棒),而是他们对产品的重视。

闪聊会合影

优步劳的投资人和创始团队在生产技术和设备上下了很大功夫,几乎是完全照着德国工厂的标准建造的,一丝一毫都没有马虎。酿酒设备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甚至为了保持酿造环境的一致性,就连生产车间的地板都是德国原装进口的,可见其对于生产端的打磨精细到到何种程度。

高标准、严要求才有了如今的高品质,目前,优步劳的产品已经顺利进驻到盒马鲜生这样的高档渠道,连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去年访华的时候,喝的都是优步劳的精酿啤酒。

03

互联网营销玩得好的品牌可能起的很快,但也可能去的也快;而坚守产品主义的品牌,虽然前面的路可能走得很苦逼,但一旦走通了,未来将是顺水行舟。

不是说玩法不重要,而是提醒大家不要本末倒置。营销的母体始终是产品,离开了产品,再有创意的玩法都无法单独存活。

刘春雄老师说,好产品有两个标准,一是有粉丝,二是有社交属性。有粉丝说明产品品质好,有社交属性才能在互联网上传播。产品与传播(玩法)是1跟0的关系,没有前面这个1作为前提,后面再大的系数,最终都为0。

所以,黄铁鹰老师写过两本非常畅销的书:《海底捞你学不会》《褚橙你也学不会》,很多人感到郁闷,但无可奈何,包括小米、江小白,现在也有很多人学,但确实学不会。

为什么学不会?因为你的眼睛只盯着别人的玩法,而忽略了别人在产品力、渠道力等等这些后端打造上的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