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催生金融行业快速迭代,金融科技的加速融合对金融行业的品牌营销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激烈竞争,传统银行在获客方面受到很大程度影响,“好酒也怕巷子深”,银行业在金融服务普惠下沉至更长尾客户的同时,怎样玩转新营销也成为亟需行业探讨的课题。
面对竞争,商业银行营销活动不再是严肃的面孔,展开了各式各样的营销策划,可以说脑洞大开,极具创意。比如建行开展“你购物、我买单”、邮储银行在母亲节推出“母亲节,邮储送花到家”,民生银行“717回家吃饭”,浙商银行根据网红效应推出网红营销,华夏银行推出普吉岛旅游等相关营销策划。
“能否吸引客户参与”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营销的主要标准,在消费者体验崛起的大背景下,为将互动精神发挥至精致,各家商业银行可以说用上了洪荒之力。在“第五届金融品牌峰会暨2017中国电子银行联合宣传年启动仪式”上,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季小杰分析称,在科技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营销已经开始向管理消费者转变,科技创新已深入渗透到品牌营销领域,其中如何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行业客群已成为行业重要课题。
银行的社会化营销将科技与内容高度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网手段深入融入其自身金融业务之中,力求精准达到受众,获得最大曝光度,有些银行通过活动策划,利用“粉丝经济”获得客户增长。目前“粉丝经济”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现象,因此营销活动之中,粉丝数量的增长也成为各家银行追求的考量其营销活动是否成功的关键。
与此同时,北京农商银行“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等,使得银行在履行维护金融安全责任的同时,也能获得大众的认可,并通过金融知识的普及实现银行营销。安全传播也成为数字营销模式和活动之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姜旭平表示,品牌价值要考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提升。商业银行为例,客户并不会在意银行品牌,而是希望就近、方便等。而当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很多金融科技企业,而很多银行业务模式高度雷同,导致银行面临越来越多的激烈竞争与挑战。因此商业模式对银行而言十分重要,要基于客户价值来创新金融商业模式,
只有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应对挑战。姜旭平表示,未来实体经济发展急需新型金融工具和商业模式支持,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挑战,但是也是巨大的机会。银行需要主动融入实体经济,与客户一道共同查找价值和业务增长点。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教授赵子忠表示,银行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传媒也有独特的特点。新技术带来传播模式的变化,使得传播与营销需要面对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因此“推送”信息精准找人,是互联网思维下新媒体平台的一大特点。如今传播过程已实现实时监测、实时调整,这是大数据非常重要的基础,而调整的依据是根据数据变化,因此银行社会化营销需要抓住这种趋势。
从银行业社会化营销来看,目前已经实现了移动化、趣味化、以游戏等方式吸引流量等特点。未来,营销场景、主题、内容的选择仍需要考虑与其商业模式相匹配,赵子忠建议,同时传播和营销模式和数据支撑的平台一定要打通,若缺乏数据支撑的平台,营销决策会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关联性非常小。
本文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