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D:sansuny
随着年轻人对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语音、图片、文字等形式的社交软件。
孤独的灵魂是会相互吸引的,不同于探探、陌陌这种现在似乎已经被默认为“约炮”的软件,Soul提出的灵魂社交,似乎给这个枯燥的世界,一丝别样的风味,在传统的相亲软件和约炮软件之间,Soul探索出了另一条道路。
一、 产品概述
1. 产品介绍
- 产品名称:Soul
- 产品类型:陌生社交
- 产品slogn:跟随灵魂找到你
2. 体验环境
- 手机型号:红米Note7
- 体验版本:3.46.3
- 操作系统:Android 10
二、 市场分析
1. 政策环境
2)语音匹配
Soul创始人在采访中提过语音匹配的使用率在10%左右,最常用的方式还是文字聊天和发布内容。但语音匹配功能出现后,Soul一直都被冠以“声音社交”的名头,作为一种兴奋型需求,它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降低了获客成本。
3)星球
星球位于Soul的首页,交互设计十分精致,每一个星球都代表了一名用户,点击星球可以查看用户的瞬间,摇一摇可以换一批用户。星球的设计有种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你”的浪漫感,与Soul的理念相契合。
4)点亮Soulmate字母
用户互发消息超过30次,聊天界面上方将出现soulmate字母。随着聊天时间的增长,聊天界面的爱心池也会随之上涨,爱心满格后点亮一个字母,越到后面,点亮字母所需的爱心就更多。
一些用户为了点亮所有字母,会一直使用Soul聊天。既满足了用户追求浪漫的心理,又可以防止用户建立关系后流失。
2. 解决方案
1)整合各种瞬间发布渠道
解决痛点:低质量的内容生产者
问题分析:当前瞬间发布有两个问题,一是位置分散,相机在左上角,瞬间发布在底部中间,相机容易被忽略;二是内容发布优先文字内容,缺少引导。
参考微博、贴吧、QQ、小红书、ins这些社交领域头部APP,可以发现它们普遍采用了点击后再进一步选择,偏向图片、视频的方式,引导用户的信息传递形式。
改动方案:点击发布瞬间后,不再直接进入编辑页,而是多了一步,在这里用户可以选择直接发瞬间、相册选图、拍照录像还是录制音频来展示自己,不仅整合了发布渠道,也让用户更倾向于发布图片、音频、视频内容。
此外,如果在添加图片后,进入编辑页面(小红书、ins、绿洲这么干),那么Soul提供的编辑功能也能使用上。
2)给用户创造一个可以展示真实自我又不会造成困扰的环境
解决痛点:低质量的内容生产者。
问题分析:每个人都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如果一个地方是支持正能量,***负能量的话,那这部分用户就会流失至其他地方。想想用户吐槽时的心理,有几点诉求:一、希望他人可以看见;二、可以有正面反馈;三、不打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现在Soul只满足了靠前条,第二三条有待满足。
改进方案:在瞬间中增加一个情绪宣泄入口(参照1),进入后有各种负面词汇标签,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标签。比如现在选择了丧标签,进入后下方默认带一个“丧”标签,丧的右边,状态那里设置为“仅广场可见”(新增)。
情绪放在外面,可以给用户一个发瞬间的思路;下方的话题又保证话题被更多圈内的人看到,能更多给予正反馈;仅广场可见证明这条瞬间不会影响其个人形象,也不影响产生同理心的人与她(他)聊天。
3)给标签做归纳,从兴趣出发,让用户有话可说,有内容可看
解决痛点:低质量的内容生产者、缺乏主动渠道。
问题分析:标签是很常用的功能,但目前缺乏管理。又是创始人的采访,她在采访中提到1/3的内容中会带有标签,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常用重要的功能。
通过查看广场上的标签,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圈子、内容强调、话题。圈子可以是滑板、摄影、JK、汉服这种兴趣圈,也可以是“哈哈哈哈哈哈”、“上班这件小事儿”、“周末生活”这种生活搞笑类固定话题。
话题相比圈子更短期、讨论范围更窄,常见的有“跟着Soul去旅行”、“男生问女生答”、“租房过一生VS买房过一生”等。内容强调是因为标签没有创建门槛,所以很多用户会使用标签对主要内容强调一下,比如“我”、“好”“可爱”“呀”。内容强调一字标签居多,可以连在一起读。
目前Soul对这三种标签都是一样对待的,但从查看角度我认为应该做出区分。
圈子比较固定,不会经常改,查看频率高,会多次发表意见,应该更方便查看;话题感兴趣的会短期关注,可以接受推荐,但不会主动去看,一般一个话题只会发表一次意见,不需要固定入口,但需要新话题推荐。固定强调无实际意义,可以不管。
此外, 目前已关注标签入口较深,如果想要查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要经过广场-关注-标签三个步骤。
而且当你终于排除万难进去了,又会发现靠前屏可查看内容只有半屏,用户推荐占了三分之一屏,每个用户右上角还都有个关闭小按钮。每次我进入后都会在这里关半天用户推荐,等着全部关闭后,就已经没心情继续看了。
很不理解这个功能,社交类产品中只看过脉脉有类似功能——圈子创作榜。但脉脉作为职场类软件,讨论内容集中,小组活跃者多为KOL,是有关注价值的。而Soul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应该是去中心化的,且用户瞬间主题发散,点进去也无法快速获取感兴趣信息,对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反而是种干扰。
改进方案:
- 将关注人数多,活跃度高的标签人工创建为圈子,标签里显示为蓝色。将“发现声音”移至左上角,右上角改为圈子广场,用来发现圈子。将圈子入口从关注中移至推荐下方,右滑可切换圈子,切换后根据热度、时间等综合推荐该圈子瞬间。
- 圈子广场内分为我的关注、推荐圈子、热门圈子和各种兴趣小组。我的关注为已关注圈子,可以在这里排序和取消关注。
在发布瞬间中增加一个话题讨论的入口,进入后为20条随机话题卡片,卡片上会显示话题及话题下热门瞬间(新话题只显示创始人评论),摇一摇可以换一批话题,在右上角用户可以发起新话题,审核后在这里展示。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为了提升话题标签的参与度,二是为了给用户提供发瞬间的思路,最终提升广场活跃度。
4)其他建议
瞬间左下角的分享更改为私聊,分享功能内容产品使用较多,但对于陌生人社交一是用得少(图中222赞,3分享),二是涉及隐私。所以建议和私聊换个位置,用户在广场上看到感兴趣内容后,可以直接和对方打招呼,帮助破冰。
不喜欢原因中增加标签选项。目前只有机器抓取的关键词、不感兴趣、不喜欢作者三类标签,不太懂为什么没有比关键词更加明显的标签。完善反馈机制,能提升推荐精准度。
增加游戏屋,提供更多社交场景。社交场景丰富后,陌生人社交中恋爱的属性会下降一点,用户建立关系后也可以一起玩游戏,还可以帮助用户匹配、破冰。
热搜可以参考豆瓣和贴吧,更关注平台内部生产的内容,而不是跟着微博走,做成资讯类热搜。
隐私中增加恋爱铃距离,可以选择不匹配XXkm之内的人,或者是增加1000m之内模糊的开关。目前的恋爱铃有时候太精准了,100m以内+方位+瞬间很容易猜到地址,为了人身安全和隐私,还是模糊一点好。
用户可以设置瞬间“无法被搜索”,同样的一条出于隐私考虑的建议,灵感是最近看到一篇“通过搜索关键词扒微博小号”的帖子。
对于陌生人社交,本身就是偏隐蔽性的,特别是当前舆论对这方面还是较为偏见的情况下,希望可以对用户隐私给予足够保护。
[市场商务人脉实名制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