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商家要我写一关于产品优化的技巧给到他们,我想这是个很多因素的综合,单一的优化可能带来不了最直接的转化,今天的文章不谈具体怎么优化,只能告诉你们最重要的是什么。给大家一个思路共享,相信大家看过之后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以此共勉。
靠前:单位流量产出
实际上这是一个综合计算出来的指标。什么叫做单位流量产出呢?很好理解,就是平均每个访客所能够带来的销售额。为什么这个指标重要呢?也很好理解,在阿里这个平台综合流量已经到一个高峰的情况下,他肯定是希望每一个流量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单个流量所能产出的销售额越高越好。
而这个指标的好坏来自于三个因素:访客精准度、转化率、客单价,其中访客精准度是决定转化率高低的。一般情况下,搜索流量和网销宝的流量要比活动流量精准。
你打开生意参谋,然后选择最近30天的数据:
客单价=支付件数/访客数,你基本可以用这个简单的判断一个单位流量产出,这会给你的单位流量产出有一个大概的参考。另外,如果你购买了生意参谋的豪华版,你还可以查看主要竞品的单位访客产出值,给你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同时,这里面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流量渠道,单位产出区别是很大的,所以你还要看一下你店铺的流量结构。如果你店铺的流量中,以搜索流量和网销宝流量为主,那么你这个指标就应该更大。
NO2:近30天的产出
单坑产出这个指标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价格和销量。这个指标之所以重要,源于阿里上每一个位置的稀缺性,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讲,阿里上的产品是无限的(在不断的增加),但是阿里上的位置是有限的(不管是无线端还是PC端),这个位置给你了,就不能给别人。
从阿里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愿意把这个位置给能够创造最大产出的人。这个产出的评判很简单:销售额。
NO3:店铺停留时间
我为什么用的是店铺停留时间,而不是大家所了解的“页面停留时间”这个你们熟悉的说法?因为“页面停留时间”只是这个指标的一个部分。
这个店铺停留时间,考察的是你店铺的吸引力。搜索技术的不断完善,一定要一个目标,那就是让采购商尽可能长时间的留在阿里上。这样,就至少有两个因素是影响这个指标的,一个是你的跳失率,还有一个就是你的页面停留时间。
当然,肯定无法通过简单的几句话,就把这两个指标全部都说清楚。但还是可以简单的聊几句。决定跳失率的关键因素是3个:
流量的相关性——也就是说你的流量是不是精准,所以一直强调,不是精准的相关的关键词不要随便用,即使带来流量也会影响你店铺的搜索权重的;还有,如果不是为了引流需要,只是为了扶植搜索,网销宝最好不要广泛匹配;
详情页设计的吸引力——这是美工设计层面,当然,更多的应该是你的详情页设计逻辑层面,你的逻辑设计能不能快速吸引采购商的注意,并且引人入胜的让采购商读下去。
关联销售的水平——有关联销售的好处是什么?看不上这个商品可以看一下别的商品啊,只要有点击了,就不用去担心跳失率的问题了。
至于是页面停留时间,详情页的设计是关键。
NO4:店铺动销率
店铺动销率这个指标尤其是在一些大的竞争比较激烈的非标品类目中,体现的更加重要:比如衣服、鞋子、包包等等。那么动销率的计算是什么样子的呢?
动销率跟滞销率相关,动销率=1-滞销率,滞销率=滞销商品数/全店产品数。那么对滞销商品的定义就至关重要了。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一个月你没有销量,那么这个产品基本就被打入冷宫了。
在一些冷门类目里面,这个期限可能会长一点,但是最长也就是90天。那么动销率指标一般做到多少比较好呢?这里是没有明确标准的,有的类目动销率要求就高一些,比如服饰类目,一般达到100%最好了,80%是一个合格指标。但是对于有一些类目来讲,比如图书,那么这个指标就要宽松一些
NO5:店铺层级
店铺层级是典型的制约免费自然搜索流量的天花板要素,在其他的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店铺层级越高,你所能够得到的免费自然搜索流量就越多。当你的层级排名上升的时候,你的自然搜索排名就会上升;你的层级排名下降时,你的搜索排名就会下降。
NO6:采购商售前反馈指标
尤其是在新品期,售前的相关反馈指标直接反应了你商品的人气,从而会决定搜索引擎将会对你有多大的信心。所谓的售前反馈指标,就是在商品正式成交前,采购商的一些反馈行为,那么这种反馈行为最核心的是量:收藏率占比和加购占比。
NO7:采购商售后反馈指标
售后反馈指标包括哪些呢?很简单,好评率、带字好评率、二次回购情况等等。
NO8:综合服务质量得分
这主要包括bsr分值(货描/发货/响应/回头率)
!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