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主要部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重要的资源。
概念起源
知识经济曾经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其中所述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及行为科学知识。
产生的影响
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展现出的骤然增长的就业前景,将导致对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在产业结构方面,一方面,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另一方面,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再者,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将以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为前提,在变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将显现出跳跃式发展的特征,还使经济活动都伴随着学习,教育溶于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同时,知识更新的加快使终身学习成为必要。
内涵发展
“知识经济”(The Knowledge Economy)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质为基础。
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的历史产物。
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只有信息共享,并与人的认知能力——智能相结合,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知识经济的概念,更突出人的大脑,人的智能。反过来,人的智能,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信息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信息共享,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说,信息革命,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知识经济的“知识”,是一个已经拓展的概念。它包括: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
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
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操作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技巧和诀窍,等等。
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指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以便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也就是关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1982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了“信息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在这里,知识是指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知识,其中包括: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中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认为知识和技术是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知识可以提高投资回报率,而这又可反过来增进知识的积累,人们可以通过创造更有效的生产组织方法以及产生新的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而实现上述目的。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