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淘宝双11满300减40怎么用

来源:互联网

双十一结束了,今年的成交额是一大热门讨论话题,热门话题二,便是退货。

尤其是满300减40。

消费者在某宝上买的东西,也许不到300,商家活动是满300减40,算下来能打到87折,而且能单件退货,也就是说,凑300元买了几件东西,这几件东西只要是在满减活动之内,折合到每件都能打到87折,就算把其它几件东西退掉,也不影响留下东西的折扣,消费者发现了这个漏洞,于是凑单买东西,然后再退。

退货潮接踵而至。

有人说,从10月21日部分平台开通预存期到11月11日,今年的双十一已经持续了22天,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双十一购物节,也有人说,规模最大的购物节伴随着规模最大的退货。

关于退货,人们各持观点,有人说,为了凑单而退款的行为是“薅商家和平台的羊毛”;也有人说,贫穷使消费者清醒,并且变得聪明,既然卖家在双十一期间临时涨价“明降暗涨”,消费者也可以利用规则漏洞获利。

其实,在这次满减活动中,获利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电商平台,而吃亏的,则是各个商家。

分析一下,消费者受到优惠自不必说,同样的商品,87折就能到手,还可以把多余的商品退回来,自己没有一点儿损失;再说说电商平台,像某宝,即使消费者当即退货,但是货款放在“某宝中转站”一两天,某宝依旧可以获得巨额利润,对于某宝来说,并不亏;再说说商家,对商家而言,由于双十一期间购买行为激增,涉及到大量的仓储成本人力成本,一些体量大的商家往往需要提前增员应对双十一,而因为凑单产生的退款行为,最终会影响到商家对于资源调配的计算,再有,商家还要承担运费的损失,承担退货产生的信任危机,承担平台运营的费用,甚至购买流量的费用。

你可能会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有不少商家,在双十一期间,暗中提价,他们不可能吃亏。

但是现在是信息时代,消费者手机里不止一个购物网站,像某宝,某东,某多,同一件产品,甚至都能在多个购物网站上找到,消费者有时间浏览店铺,有时间权衡价格,这就使得暗中提价的商家立马现了原形,也失了信誉,所以,吃亏的依然是商家。

最初双十一的初衷就是为了大众优惠走销量,薄利多销。慢慢的,这几年,双十一变了味儿,尤其是一些无良商家,先涨价,再优惠,而优惠之后的价格比不搞活动时,还要贵一些,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可以多看几个平台对比价格,甚至于在双十一前几个月就已经关注自己要买的商品,商家价格的浮动,消费者看的明明白白。因为这些无良的商家,让消费者对双十一,甚至于对整个电商平台都有了不信任的感觉,让一些真正想搞活动的商家,也跟着受牵连。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说凑单赚优惠,对消费者不大公平,本来要买一两件,非要够几件才打折,这也就逼着消费者找平台的漏洞,不想让消费者凑单消费,就不要去捆绑销售,要是折扣一样,谁闲的无聊去凑,给消费者搞点实实在在的优惠多好。况且,有好多消费者确实就是买的东西不合适,想要退,难道也归为凑单赚优惠?

电商时代已经到来,各个电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商凭什么赢得胜利?商家又靠什么获利?拼到最后,靠的是产品质量、价格、服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诚信,不要总是给消费者玩套路,多一点真诚,就像双十一涨价再优惠的商家,对顾客真诚一些,别乱涨价;像一些电商平台,完善自己的系统,发现在搞活动时,在价格方面有先涨后落的商家,给予一定的处罚。

希望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能给消费者信任感,让消费者放心的在平台上购物,那消费者就不会惦记着找平台的漏洞了,也就不会总是出现消费者和商家谁占谁的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