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株式会社是日本的国家航空公司及寰宇一家的成员。日本航空以成田国际机场(国际线)及羽田国际机场(国内线)为基地,服务全球229个航点。公司总部设于日本东京品川区。
日本航空公司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日本***意识到有需要开设一间可靠的航空公司来协助日本重新增长,因此,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于1951年8月成立。同年10月25日,日航使用3架西北航空的马丁2-0-2(英语:Martin2-0-2)飞机及西北航空职员开始服务东京至数个国内城市的航线。
1953年8月1日,日本国会通过“日本航空株式会社法”,成立新的国有航空公司日本航空(JapanAirlines),并承继之前的所有资产。日航的靠前架飞机是从菲律宾航空租赁的道格拉斯DC-3,名为“Kinsei”。1950年代,日航共使用Martin2-0-2、道格拉斯DC-3、道格拉斯DC-4、道格拉斯DC-6及道格拉斯DC-7。
1954年2月2日,日航开办靠前条国际航线,来往东京及旧金山。使用道格拉斯DC-6B飞行,中途停威克岛及檀香山,单程机票价格为USD650,每两周一班,航班号码为001。翌年香港和台北同时成为了日航比较早的亚洲地区航点。1960年接收了首架喷射机道格拉斯DC-8。不久,日航就开办了多条国际航线。
1972年,在“45/47体制”下,日本***颁布了所谓的“航空法”,日航获准以国家航空公司的名义开办国际航线,并被委派开办国内支线与全日本空输竞争。在这年代,日航航线不断增加,因而购买了波音747、波音727及道格拉斯DC-10以应付需求。日航靠前架波音747于1970年4月22日交付,同年7月1日投放檀香山航线。自1984年起,日本航空是全球拥有波音747客机最多的航空公司。1970年代,日航开始增加推销活动,如大量制造飞机模型及其他促销品。日航亦购买了新的波音767并将旧DC-8及波音727退役。
在1965年之前,日航超过一半的收入都是来自往美国的航线,因此日航向美国加强游说给予往东岸的跨大西洋航线的航权。1978年开办经安克雷奇往巴西圣保罗及里约热内卢的航班,在1980年代中途站改为洛杉矶,之后再改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1970年代末,日本开始考虑取消管制规定,随后在1985年,日本***宣布取消“45/47体制”。
1987年,日本***将该公司售出,使日本航空公司再次成为个人私有的公司。***持有34%的股份。日本另外两间航空公司:全日空及日本佳速航空获准自由开办任何航线与日航竞争。由于竞争增加,日航的公司架构亦有所转变;日航重整为三个分部:国际客运、国内客运及货运(包括邮件)服务。
1990年代初,波斯湾战争开始前,日航加派航班协助日本侨民撤离伊朗。1992年,日航开办了“日航包机”,1997年,华特迪士尼公司宣布日航为东京迪士尼乐园的指定航空公司。同年,日本航空快运成立,主要使用波音737客机。1990年代,美国及英国经济衰退,使日航遭遇经济困难。
自1986年,日航每年一直有盈利,直到1992年开始亏损。日航开始实行节流措施,包括设立廉价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快运及将度假游客转往日线航空(前身“日航包机”)。这些措施使日航于1999年转亏为盈。
1990年代,日航订购更多波音777客机翻新机队。日航是波音777“WorkingTogether”开发计划八位成员之一,为设计提供建议。
2001年,日航及日本佳速航空同意合并。2002年成立了新的控股公司“日本航空系统”(日语:日本航空システム,英语:JapanAirlinesSystem,又译为日本航空系统、日本系统航空,其前身是东亚国内航空),组成了日航集团新的核心。飞机涂装亦被更改以配合新日航集团的设计。合并完成后随即更换公司的标志,名为TheArcoftheSun(太阳のアーク)。从2004年4月1日起,以乘客量来计,日航当时为全球第六大;以收入来计,日航当时为全球第三大。
2004年4月1日,日航改名为“日本国际航空”,日本佳速航空改名为“日本国内航空”。日本佳速航空的航班号码改为日航航班号码,涂装亦逐渐转换。在“JAL-日本航空”的统一品牌基础上,成立了以JapanAirlinesDomestic负责所有日本国内客运业务;JapanAirlinesInternational负责所有国际客运及货运业务的航空公司
2004年6月26日,母公司“日本航空系统”更名为“日本航空株式会社”(英语:JapanAirlinesCorporation)。合并后“日本国内航空”负责日航的国内航线网络,“日本国际航空”则兼负国际航线及国内支线。2006年,“日本国际航空”及“日本国内航空”合并为单一品牌“日本航空”。
2005年10月25日,日航申请加入寰宇一家航空联盟,并于2007年4月1日正式加入。现时,日航广泛地与其他寰宇一家成员实行代码共享,包括美国航空、英国航空、国泰航空、澳洲航空等。
2008年4月1日,日航将其原有子公司日本亚细亚航空并入主线日本航空。在1975年至2008年间,由于台湾的政治形势,日本亚细亚航空专门飞行日本至台湾的航线。
2009年11月13日,日航2009年第二季的盈利报告和记录达1,312亿日元赤字。传出日航将会申请破产的消息,其联盟寰宇一家宣布一系列拯救行动,同时天合联盟的达美航空亦提出拯救日航的消息,令美国航空将提供日航的资金提升到14亿美元。
2010年1月19日下午,日航向东京地方裁判所申请破产保护,从而进入由日本***主导的破产重组程序。这是日本历史上金融业外最大的破产案。2月9日,日航宣布将加强与美国航空的合作关系,并将共同申请美日航线的反垄断豁免权。日航和其旗下公司共负债2.32万亿日元(256.5亿美元),申请破产保护后,日本***持有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ETIC)于2010年向日航注资3500亿日圆,保持日航业务正常运营,并支持日航为期3年的大规模重组计划。
在进行经营重组后,日航自2011年4月1日起重新启用“红鹤”标志。新标志将对旧标志的“JAL”三个字母的字体进行改动,同时,机身侧面将用黑色粗体字写上日航英文名。靠前架使用新标志的飞机被命名为“红鹤1号”(日语:鹤丸1号机),机型为波音767-346ER(编号JA654J),于2月28日下午首航执飞羽田—北海道钏路航线。日航旗下的飞机标志将逐步更换,全部更换估计将需要8年的时间。
2011年3月1日,日航的波音747客机正式退役。自1970年启用的波音747客机,最高峰期间(1994-2001年)曾有80架飞机在运营,后由于公司经营情况恶化、飞机油耗过大等问题而被迫退役。日航最后一班使用波音747执飞的国际航班是2月28日从成田机场飞往夏威夷火奴鲁鲁的日本航空76号班机。
2011年3月28日,东京地方裁判所结束对日本航空长达14个月的破产保护程序。同年7月,日航宣布与澳洲航空合作,组建捷星日本航空。
持有日本航空达96.5%股权的企业再生支援机构(ETIC),以每股3790日圆,出售1.75亿股股份,筹集6630亿日圆(约663亿港元),以退出在日航的投资。日航拟于2012年9月10日定价,并于19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9年12月2日电JR东日本公司近日宣布,将从2020年5月开始,全面统一员工制服,废除女性裙装。日本航空公司也宣布,将在2020年4月,首次引入女性裤装制服。在医院、商场、酒店等场所工作的日本职业女性也纷纷发声,呼吁废除制服性差,允许需要穿制服上班的女性可以选择更加方便的裤装。[1][1]
2020年2月,日本航空(JAL)与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宣布,将与美国直升机制造商贝尔直升机德事隆公司在“飞行汽车”的研发方面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对空中移动服务的研究。其目标是于2020年代中期在日本和亚洲创造一项全新业务,将贝尔直升机正在开发的新一代飞机运用到客运、物流等领域。[2][3]
2021年7月,日本航空将于2025年开展使用“飞行汽车”的业务。使用的机体由JAL于2020年出资的德国初创企业Volocopter开发,可利用储存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力驱动多个螺旋桨来飞行。[6]
附属公司
除日本航空的普通运作外,日航另拥有6间国内航空公司为日航提供接驳服务及往次要航点的短途航班:
日本航空快运(JALExpress,JEX):次要城市之间的廉价航空服务
J-AIR航空(J-AIR):来往东京、大阪、名古屋的国内喷射机服务
日本空中通勤(JapanAirCommuter,JAC):西日本的螺旋桨飞机服务
日本越洋航空(JapanTransoceanAir,JTA):琉球群岛的喷射机服务
琉球空中通勤(RyukyuAirCommuter,RAC):琉球群岛的的螺旋桨飞机服务
JALUXInc.于1962年成立,是日航一间提供膳食服务的子公司,业务包括“Desky”生产小食、供应日航“BlueSky”餐厅及“JAL-DFS”商店、飞机燃料组件、机内服务及机上免税销售服务。2004年1月,JALUX与JASTrading合并以统一日航集团的物资供应。
JALCargo曾是日本航空货运服务的品牌,为WOW航空联盟成员之一。2006年在国内运载了338,443tkm货物及85,519tkm邮件;国际运载了4,541,293tkm货物及161,690tkm邮件。日航货运已于2010年10月终止服务,所有货机亦已离开日航机队,货物改由客机负责运载。
通航城市
与中国
1974年率先开办通往中国**的航线。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两周年后的1974年9月29日,在日本开通了连接日本和中国的定期航线。而后30多年来一直在中日两国之间发挥着人员和货物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的空中桥梁作用。日航在两国之间拥有庞大的航线网络。地处北京的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是日航国际酒店的成员之一。2008年日本航空公司与中国民航安全学院开展合作项目。日本航空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展开航线联营合作。截至2008年,通航飞往中国的21条航线,每周飞行270余个航班。截止2012年,日本航空公司运营的定期航班飞往中国的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主要城市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