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是什么意思?与超市有什么区别?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需求时效
超市是满足顾客日常生活所需商品的商店,而便利店则是满足顾客即时消费需求的商店;
2、消费群体
超市以居民的一般消费者为主,以家庭为主要销售单位,而便利店则以追求生活质量、习惯于夜生活、生活节奏快的人群为主;
3、选址特点
超市的选址点主要在交通发达核心区,而便利店还可以在闹市区和居民区、交通枢纽地带;
4、产品SKU
超市是满足顾客日常生活所需“一次性购足”的商店,其商品一般在3000种以上,最多甚至可以达到15000种之多。便利店所经营的商品主要是超市中消耗率比较高的日常消费品,具有即时消费性、应急性、少容量性的特点;
5、营业时间
超市的营业时间在12-16小时之间,而便利店则在16小时以上,更多的便利店是24小时全天候营业;
6、经营利润
另外便利店向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其售价要比超市高10%-20%,所以便利店的经营单品利润也要高于超市。
便利店盈利基础:商品准确定位
便利店大致可分为3类:商业区、混合区、居民区。
无论哪类便利店商圈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门店的商品定位:
一是我们的客户是哪些?
二是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三是我们能满足哪些?
四是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便利店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即时性或便利性消费的需求,向顾客提供“购物多样”与“便利兼顾”的商品和服务。它是杂货店、快餐店、综合服务中心(含电信局、邮局、银行、书店等服务中心)的叠加体。
1、杂货商品
满足顾客即时性、应季性、应急性和休闲性的需求,如烟酒、饮料、方便食品、日用百货等。
2、速食品
满足顾客一日三餐的需求,如关东煮、茶蛋、烤肠、鸡蛋饼、炒面、盒饭、水果沙拉等,起到快餐店的作用。
3、服务性商品
发挥比其他服务中心营业时间长的优势,最大限度满足商圈内顾客多方位需求,除已开发的代售充值卡、体育彩票、书报、邮票外,还包括代收费、取款机、复印打印、彩印等。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做大速食品,如何增加服务性商品将成为便利店赢利的关键。
1、突出特色商品
特色商品是吸引顾客的商品或顾客——买这些商品就想到是我们店,这里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别人没有或不如我们做得好,二是体现便利店特色的商品,如速食品(茶蛋、粥、鸡蛋饼等)和服务性商品(书报、充值卡、体育彩票等),使顾客能实现“一站式”购物。
2、做好差异化商品策略
根据不同商圈类型配置不同的商品结构。如商业区:在速食上门店要围绕“顾客一日三餐和夜宵吃什么、喝什么,如何做好品种营养搭配和不断更新”做文章。
3、持续的商品更新能力
便利店的顾客以年轻人为主,他们追求时尚,复购的比例很高,但是他们又容易产生厌倦,所以需要通过不断淘汰旧品增加新品,让顾客保持购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