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希腊的发展相当不好,甚至曾经爆发过破产危机,比雷埃夫斯港就曾深受打击,而就在这个希腊港口濒临破产之际,中国却斥巨资接手它的经营权,一度遭到西方国家的嘲笑,然而2年后结果意想不到,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中国出手之后,就联合吸纳当地的工人和企业,将其打造成地中海靠前大港,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阿提卡大区,是希腊的最大港口,距离雅典仅9公里。
图为比雷埃弗斯港
比雷埃夫斯港是一座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的港口,对于欧洲国家来说,这座港口作为中转站的作用非常重要,海运而来的货物不管是要进入地中海沿岸国家还是要进入黑海地区,都需要在此稍作停留并将货物进行中转,而且气候环境也非常优良,几乎不会出现不利于港口运转的恶劣天气,按理说,希腊坐拥这样一座港口,应该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经济收益,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债务危机的爆发,希腊国家***都濒临破产,自然不可能有能力和精力去对这座港口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因此比雷埃弗斯港最后居然沦落到无法正常运营,需要向世界范围内的国家进行出售的地步。
而当时的世界各国都将之视作一个烫手山芋,因此没有国家愿意接手,然而来自中国的中远集团却突然出手,与安全方面签订协议买下了长达35年的经营权,使之成为中国在海外第1个完整获得经营权的港口,而西方国家却因此将中国视为一个完全搞不清状况的冤大头。
图为比雷埃弗斯港
实际上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冤大头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在中国接手时,这座港口的状况已经非常恶劣,亏损金额达到了1300万欧元,更重要的是由于资金链断裂,港口内部的设备基本没有得到维护,已经无法正常作业,工人也已经长时间没有发放工资,对港口感到极其不满,这一系列原因导致港口的客户流失殆尽,几乎没有航运企业的船舶愿意在这座昔日的重要中转站再次停留。
为了扭转这样的情况,中国企业多管齐下,通过多个方面的努力来挽救这座港口,在稳定原有运营的情况下,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服务质量,降低运行过程当中产生的成本,初步稳定并扭转了港口的经营状况,并且从2014年开始推行中欧陆海快线,简单来说就是让来自中国和远东其他地区的货物,经海运抵达该港口之后,直接通过铁路运送到欧洲的内陆国家,使得货物的运输时间和成本比起其他传统运输方式进一步降低,最终让该港口的业务范围逐渐从单纯的海域扩张到铁路运输上。
图为比雷埃弗斯港
时至今日,该国的服务已经扩展到希腊,被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9个国家,在欧洲总计拥有超过1500个网点,覆盖的人口更是达到7100万,可以说,中国企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座港口原本就强大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扭转了它的经营劣势,同时让自己和希腊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