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之后的中国第五个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位于梅山岛,规划面积7.7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到码头岸线(含泊位),南至南峰路,西北以沿港路、梅山大道、港区路围合为界。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申报自2007年10月9日省***要求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请示文件上报到国务院,到2008年2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仅用了138天时间,创造了保税港区申报工作的新纪录,也创造了“梅山速度”。回顾申报工作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靠前阶段是准备阶段,宁波市专门成立以市***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科学论证,最短时间内形成了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规划方案和申报文件,并上报至国务院;第二个阶段是会审阶段,国家11个相关部委对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进行了认真调研和评估论证,高度评价梅山岛的区位优势、良好基础和优越条件,一致同意设立梅山保税港区;第三个阶段是审批阶段,国务院领导对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表示了充分认可。在申报过程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以申报工作为己任,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申报工作的强大合力,有力地推动了申报工作。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
2008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港区实行封闭管理,其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执行《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相关规定。
国务院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规划建设面积为7.7平方公里。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以及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下步发展思路确定为: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和为长三角成为亚太地区对外开放门户作贡献的目标,充分依托资源优势,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休闲旅游和涉外中介服务体系为配套,努力把梅山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保税港,休闲宜居的生态岛,充满活力的临港城”,成为长三角南翼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功能定位: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保税港区功能为主导,以商品服务交易、投资融资保险等金融贸易功能为辅助,以法律政务、中介鉴证、休闲文化、进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具备生产要素聚散、重要物资中转等现代功能的国家重要区域性配置中心。
规划布局:包括:码头作业区,规划建设干线集装箱泊位,岸线长约3500米,建设10万吨级泊位10座;物流仓储加工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功能;港口配套服务区,主要发展商品服务交易、投资融资保险等金融贸易功能,以法律政务、中介鉴证、休闲文化、进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下发文件,同意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等4个口岸成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至此,宁波历时近2年的汽车整车口岸申报工作获得了圆满的结果。梅山保税港区获准进口汽车整车,将有利于发挥宁波的开发开放优势,加快建设宁波国际强港,同时,会加快宁波市民购买进口整车的提车速度,不过对进口车的售价影响不大。 [1]
在近2年的申报过程中,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分别赶赴天津、广州、上海等整车进口口岸进行实地考察,并初步明确了梅山保税港区汽车进口口岸的规划布局,划定了码头作业区、汽车堆场区、检测检验区、综合配套及增值服务区等四个功能区域,总用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350亩为预留拓展用地)。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启动汽车堆场、专用滚装码头及汽车检测线建设;二期规划建设汽车贸易城及PDI增值服务中心、集散分拨中心、装饰中心、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
根据《梅山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总体推进工作方案》,梅山口岸将充分发挥保税港区(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政策和功能优势,立足浙江及周边市场,努力在通关通检、运营成本等方面形成竞争优势,打造梅山汽车进出口贸易便利化平台,努力将梅山建设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最便捷的通道和集散地。
至2020年,梅山口岸将实现进口量达到20万辆以上,全面形成具有高辐射力、高附加值的进口汽车综合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