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抗逆力是什么意思?如何激发与培养?

来源:互联网

小时候,住平房,不小心失了火,火苗迅速向棚顶窜去,我们那一栋平房共四家,四家电线在天棚之上串联,总电闸设在房东靠前家棚顶上,棚顶较早入口也在他家,一旦火窜上天棚烧着电线,火灾会殃及一栋房四家!父亲疾速跑到东头邻居家找到天棚入口,情急之下,竟没用凳子,一手搭墙,猛一窜高,一下子抓住了顶棚口,上了顶棚,掐断电线。火被控制住了。这次失火只烧坏了自家部分家俱,没有连带邻居家。事后,父亲说棚顶口举架那么高,从没想过自己能徒手上墙。平时不架梯子根本上不去。

人在危急时,激发出的爆发力不可思议!

同样,人在面对不利的困境时,所启动的抗逆力,其成效不可小觑!

什么是抗逆力呢?

抗逆力是个人的潜在能力,是人人具有的爆发力。它使个人在面对恶劣环境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力量,做出适合的应对策略。

抗逆力也是一种适应能力,是适应在逆境中成长的能力,它使人能够面对挑战和处于困难时,仍能做出优秀的和有建设性的选择。

抗逆力有常规抗逆力与非常规抗逆力两种表现形式。常规抗逆力,通常使人在行为上具有亲社会取向,自觉遵从社会规范与道德礼仪,认同主流社会文化,同时也被社会认可和接纳。

非常规抗逆力表现为反传统、反社会,习惯对抗规则、批判现实,对抗他人,不友善,不被周围人和公众所认同接纳。就是说,抗逆力有好有坏。常规抗逆力,是普遍受欢迎的好能量。

如何激发与培养抗逆力呢?

人成长的重要特征里包括抗逆力。

将学生、员工的常规抗逆力激发出来、取代非常规抗逆力,是教育者、管理者、社会工作者等实践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以及效能因素这三个部分是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强调培养抗逆力的重要环境是学校和家庭和就业单位。

单就学生而言,让学生多方位多方式常态化的学习知识发展技能,有助于其更好的适应生活。

培养常规抗逆力的操作方法有很多。

如:

①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规范使学生明确是非界限、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学生趋善避恶。

②教授生活技能。技多不压人,学生充分学习与掌握“与人合作、解决冲突、解决问题、自我决定、***、决策、沟通、压力管理等技能”,在面对生活困难时,会转化为正能量,化解困境。

③促进亲社会联结。通过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彼此鼓励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通过家校联合,鼓励学生的父母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在共同工作中促进亲子关系。通过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信互助,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陷入危机与逆境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④提供关怀与支持

亲朋好友、老师等对学生的关怀与支持,是形成抗逆力的关键因素。

⑤建立和表达高期望

平等的关怀每一个学生,以欣赏接纳的态度,鼓励学生心怀期望、自信乐观。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生活的驾驭者。

⑥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经常性的对学生进行领导力培训,让学生负责分管一部分项目,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

正能量的抗逆力的培养与提升的过程较漫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引领。需要教育者领导者担当者持续不懈的发挥核心带领作用。一方面了解不利成长的因素,另一方面要了解促进正向成长的因素,因人施方、有向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