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KDDI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本田-本田宗一郎 松下幸之助 索尼-盛田昭夫 稻盛和夫
《瓦尔登湖》里有一句话,有些人步伐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听到了远方的鼓声
1 稻盛和夫:KDDI 日本第二电话电报株式会社,打破了日本电话电信公司的垄断
靠前点:创新
1959年27岁的稻盛和夫创办了京瓷,学技术出身的稻盛虽然可以包揽从产品研发到销售的全过程,但是却不善于经营管理,所以他把公司分为多个小集体并安排人管理,并且小集体独立核算,独立运行-阿米巴模式
第二点:远见
稻盛和夫收购了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进入美国市场,但是他发现员工上班时会长时间讲私人电话,美国的话费成本大约是日本的九分之一,当时日本的通信被日本电话电信公司垄断,这让稻盛看到了低价抢占市场的机会,彼时摩托罗拉发明了靠前部手机,而随着半导体的发展,也让稻盛看到了电信业的未来,1893年七月!提出进军电信业
第三点:运势
想要进军电信业,首先就是要铺设专线,电电公社国营企业跟着国道铺设,稻盛想要沿着高速路或者铁道铺设,都被拒绝了,因为他们想自己做,后来又想建立基站,可是作为民营企业很难申请到专用频率,因为怕影响军事和卫星频率,最后大家觉得无望的时候,日本经济由高速变成了低速,日本全国正开始进行改革,打破国营企业的垄断,让国营企业民营化,自由化,那时候电电公司的总裁(***安插在电电公司的调查者)告诉稻盛有一条空着的频率,从此进入电信市场
第四点:果敢
1985年日本电电公司改组为日本电信电话股份公司,(NTT)但仍然是出于垄断地位,营收是京瓷的二十倍,车载电话逐渐普及,但主要也是NTT,当时受美国的施压,要求日本开放移动通信业务,稻盛宣布进军,当时是分区域进行,NTT表示东京和名古屋必须他来,剩下的可以给DDI,随着市场的下沉,和低价策略,DDI用户数上超过NTT和高速通信,当时拨号需要加区号还有四位数的预播码,所以当时都需要转换器,稻盛提出免费提供转换器并通过增收话费补齐(剃刀模式)1989年DDI扭亏为盈,1993年上市,之后NTT被迫降价稻盛跟着降价。
NTT拆分后获得了部分国际业务,业务量不降反增,稻盛一气之下1999年合并了DDI与KDD与日本移动通信(IDO),成立KDDI,随后孙正义软银集团收购日本电信位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