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员工管理制度怎么定(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方案)

来源:互联网

规章制度如果没有制定好,可能被认定无效,无法对员工形成有效的约束,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严重也可能涉嫌行政违法,企业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如何才能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让规章制度发挥约束员工的作用,是每个企业经营者的必修课。

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方案

具体来说,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

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应当是企业,而不是企业的某个部门。比如企业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董事会等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以企业的名义发布,才能保证有效性。

二、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合法

企业的规章制度内容不能违法,规章制度和法律相抵触的条款无效。比如,规章制度规定“工作时间为早九点至晚九点,每周工作六天”就违反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属于无效。

三、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合理

在保证内容合法的前提下,规章制度也并不是可以任由企业随意规定。实践中,如果规章制度的内容过于严苛,超出合理的范畴,很可能会被裁判机关认定无效。比如规章制度规定,一天只能上几次厕所,一次只能几分钟;迟到一分钟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等等,就很可能被认为不合理而无效。

我们开头提到的案例,“乘坐黑车一律辞退”的规定就是因为内容不合理而被认定无效。法院认为,规定已经超出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乘坐黑车属于行政机关管理内容,公司无权对此行为进行处理,因此认定该规章制度无效。

四、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应当合法

程序合法是指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经方的民主程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章制度“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具体来说,可以分以下几步:

1、讨论程序:和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2、协商程序:和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程序很重要,很多案件中,规章制度内容没有任何问题,仅仅因为没有经过民主程序,最终被认定无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要求劳资双方完全达成一致没有任何分歧,更强调的是民主协商的过程。另外,企业应当注意保留民主协商的相关证据,比如会议通知、会议纪要(经参会人员签字)、签到表等等。

五、规章制度应当向劳动者公示

要员工遵守规章制度,必须先要告知员工规章制度的存在。向劳动者公示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公告栏章节、企业网站上公布、发电子邮件给劳动者、给劳动者发放员工手册等。

我的建议是企业将所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单独汇编为一本员工手册,每个劳动者发放一本,可以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发放或者单独发放,务必让员工签收,确保员工知悉并愿意遵守员工手册。同时,再辅以其他公示方式。

六、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与劳动合同保持一致

一旦发生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通常会采纳劳动合同而非规章制度。所以建议企业针对规章制度是否有和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冲突做审查,进而做有针对性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