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BOY LONDON的天猫、京东官方店铺发布了关店***的消息,并表示“限时抛售、一件不留”。双十二更是设置了低至3折的***专区,基本款T恤低至100多,但新款冬装折扣不大。不少人对BOY LONDON关店***的行为表示意外,有消费者表示“***后还是很贵”、“土味满满”。
据淘宝说明,网店预计在12月底正式关闭运营。有声音称BOY LONDON或将退出中国。
上世纪80年代,BOY LONDON曾是叛逆和潮流的代名词,近几年随着土味流行视频与精神小伙的推波助澜,BOY LONDON已经成为土潮文化的代表着装。大肆折扣之下,品牌走下坡路已成不争的事实。
01 价格不菲的“土味代表”
潮流圈曾流传:“你离潮人就差一件BOY LONDON”。作为“潮牌”代表,BOY LONDON定价中端,相比于大众服饰来说并不算便宜。凤凰网时尚记者观察淘宝店铺,一款带有品牌经典logo的2021年秋冬新款男士羽绒服原价2049元,双十二叠加各种优惠预估到手价为1819元;女款原价1749元,折后1559元。
新品之外,我们注意到,品牌设置了三折、四折、五折专区以及***秒杀专区,多种促销活动叠加令平时售价一两千的单品低至四五百元,T恤甚至100多元就能买到。
线上大降价,线下门店却仍在以吊牌价正常出售。黑猫投诉上关于BOY LONDON最多的投诉与价格相关。价格欺诈,不履行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协议令许多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
BOY LONDON的定价近年来陷入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相比于Off-white、Supreme等轻奢潮牌,BOY LONDON单调乏味又太土,然而性价比又打不过款式多样上新频率块的快时尚品牌。
再加上多年来,BOY LONDON多年来并没有很大的设计革新,观察店铺内陈列的各种商品,巨大烫金or烫银logo+基本款的设计,T恤、卫衣、外套,件件都是同样的套路,令人倍感乏味。
凤凰网时尚咨询95后男性消费者,对方表示“绝对不可能买BOY LONDON”,理由是“贵且丑,很怕被当成毫无审美的土鳖”,社交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土中的king”等评价暴露了消费者对BOY LONDON的嫌弃。
02 商标授权争议、假货泛滥
实际上,BOY LONDON曾经也拥有众多粉丝,BOY LONDON亚洲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韩国,巅峰时期,权志龙、边伯贤等韩流明星纷纷为其带货。其在中国也积累了不少粉丝,品牌天猫旗舰店粉丝数量为184万,京东旗舰店粉丝数量为66.9万,连三四线城市都能看到BOY LONDON的线下店铺。
BOY LONDON陷入如今的尴尬局面,跟其在中国市场多年的商标权***脱不开关系。
1976年,BOY LONDON在英国成立。1994年,BOY LONDON来到韩国开疆辟土,为了快速开拓韩国本土市场,品牌商决定将商标转让给韩国宝成公司,转让期为十年。合同约定在2004年到期后,商标必须无偿转给原转让人安格洛联营公司。
可惜韩国宝成公司后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并没有按照承诺交还商标,反而将BOY LONDON韩国的商标转让给了韩国人金甲琪。
而早在1997年,BOY LONDON母公司英国安格洛联营公司已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注册了商标,2001年在广州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开设了中国较早创立者门店。
同样是2001年,韩国人金甲琪在中国申请注册“韩国BOY LONDON”商标,扩展中国市场。其于青岛设立了代理公司立宝爱贸易(青岛)有限公司,打着“1976年成立的英伦品牌”旗号在中国市场畅行无阻,其代理公司及金甲琪曾在2014年前后多次提出申请,要求撤销BOY LONDON母公司安格洛联营公司在华商标。
韩版BOY LONDON做的风生水起,销量也更好,这令BOY LONDON英国和韩国商标版权之争一直是时尚界的焦点之一。
2017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安格洛联营公司持有英国BOY LONDON 品牌所有权,确认了BOY LONDON品牌在华的较早性。
BOY LONDON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维权纷争并未就此停止。2018年,安格洛联营公司与其中国品牌授权方上海梵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召开发布会,宣告英国BOY LONDON品牌商标维权成功。2020年,又冒出一家深圳安格洛实业有限公司,表示获得了英国安格洛联营公司的独特的授权,还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向上海梵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后又撤诉。
商标的争议也令BOY LONDON市场假货泛滥。2019年上海警方曾捣毁制售假BOY LONDON团伙,网店热销潮牌卫衣成本不到40元。坊间传言:“把BOY LONDON放洗衣机里洗几次,领口不变形,不掉色也不开线的就是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