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澳大利亚的人都知道,这里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羊口比人口多。确实,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全球第四大农业出口国。每年为世界6千多万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去年新冠疫情流行期间,悉尼、墨尔本等地曾发生抢购食品现象,农业部门的官员说,“根本用不着抢购,我们澳洲的粮食可养活7000多万人口。” 本文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情况作一个粗略的介绍。
1.澳大利亚的农业环境: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其季节划分与中国相反,夏季为12–2月,冬季为6–8月。地域辽阔,气温相差大,北部为27℃,南部为14℃。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50米。气候比较干燥,全国有31%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500毫米,有39%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50毫米。近70%的土地是旱地。沙漠和半沙漠占国土面积的35%。有三分之一的地区不适于发展农牧业,另外三分之一的地区只宜发展畜牧业,用来牧羊和养牛。
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数,是世界上常住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分布极不平衡,约90%分布在自沿海至内地 120公里距离的范围内,其中70%以上集中在自凯恩斯至阿德莱德的东部和东南部海岸带上。其他广大地区人烟稀少,有些地区无定居人口。远于距海 250公里的重要居民点大都是人口很少的矿业或农牧业城镇。按行政区划,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人口最密,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7.34人和6.5人,西澳大利亚州只有0.5人,北部地方密度最低,仅为0.09人。
由于人口稀少,相对农用地面积仍然相当可观。农牧业用地约408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3%。农用地的90%以上是天然草场,达4.4亿公顷;耕地面积有4876万公顷,其中灌溉面积占4%。农牧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
水是澳大利亚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东南部的Murry河及其支流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河流,对东南部三州的农业灌溉起着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从地理上可分为3个区域,即:东部山区(即大分水岭),北起约克岛,南到塔斯马尼亚岛;中部平原,北起卡奔塔利亚湾,纵贯**中部,向南延伸到Murry河河口;西部高原区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区。
2.澳大利亚农业的大致分布情况
受气候和环境影响,全国划分为3个明显的农业区:
(1)集约农业带,又称高雨量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北部海岸延伸到南澳洲的东南角,以及西澳州的西南部和塔斯马尼亚,降水较充沛,适于发展种植业和奶牛业;
(2)小麦、养牛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延伸,经过新南威尔士州坡地至维多利亚北部和南澳洲农业区,是半干旱至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年降雨量400–600毫米,以旱作农业为主,大多数农场经营小麦、养牛和肉牛业;
(3)牧业带,包括西澳州、南澳州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昆士兰州南部,年降雨量少于400毫米,**中部沙漠地区少于200毫米。该地带面积最大,牧场面积达3.8亿公顷,但气候干燥,植被稀少,以养牛业为主。
3.澳大利亚农业产值的分布情况:
澳大利亚畜牧业总产值每年是43个亿。农产品按市场份额前八位依次是:
小麦 $5,526 million
牛肉 $4,328 million
羊毛 $2,376 million
葡萄酒 $1,957 million
乳制品 $1,614 million
糖 $1,492 million
大麦 $1,295 million
羊肉 $1,026 million
以州为单位前三种农产品分别是:
新南威尔士:牛,小麦,羊毛
维多利亚: 牛奶,牛,羊和羊肉
昆士兰: 牛,甘蔗,水果和干果
南澳: 小麦,蔬菜,羊和羊肉
西澳: 小麦,牛,羊和羊肉
塔斯玛尼亚:牛奶,蔬菜,牛
北领地: 牛,水果/干果
首都领地: 蛋类,牛肉
农作物占澳大利亚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种植谷物包括: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都相当均匀地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 南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 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占地面积共19,283,000公顷。
甘蔗是在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主要农作物。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统计,到2011年为止澳洲共有棉花农场 361个,其中150在新南威尔士,211在昆士兰。一般棉花农场是362公顷中等面积,雇佣8个人左右的家庭式作业。正常年份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可为500百万人提供衣物。
果树和蔬菜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各个州和地区。
牧场牲畜牛群大约有 90%的牛是肉牛。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是澳大利亚的主要肉牛生产地,北领地占肉牛市场的10%。
澳洲独特的的农业环境,生产的食物清洁,健康,新鲜,环保,在市场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澳大利亚农产品的60%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对象是中国(14%)日本(13%)亚太国家(21)。由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对澳大利亚农业产品收入的影响极大。
4.澳大利亚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农场
旅居澳洲以来,我们参观过不少农场,还在悉尼、堪培拉等地的农场住宿过,跟农场主直接接触,对澳洲农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最早的农场诞生于英国人定居澳洲不久。 1788年1月靠前只舰队抵达三个月后,殖民地的家畜共有7匹马,7头牛,29只羊,74头猪,5只兔子,18只火鸡,29只鹅,35只鸭子和209只飞禽。
当时土著人为主的社会形态还是原始部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食品供应不足。欧洲人主要以鱼、牡蛎为主,并与土著人交换袋鼠肉。等到欧洲的运输船只到达,他们才能饱饱地吃上几顿食物。
于是,欧洲殖民者决定立足澳洲本地,生产粮食和水果蔬菜来养活自己。
英国靠前只舰队抵达两年后,当时的州长亚瑟·菲利普(Arthur Phillip)派出探查队去寻找良好的土壤,最终确定在帕拉马塔地区的坎伯兰平原开垦土地。那里是一个开放的桉树林地,树木的间隔很宽并且有草地覆盖。菲利普将这片土地分配给前罪犯詹姆斯·鲁塞(James Ruse)。由此,建立了澳大利亚靠前个小麦农场。
如今,这个农场不复存在,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繁华市区。
1793年,约翰(John)和伊丽莎白麦卡瑟尔(Elizabeth Macarthur)在帕拉马塔附近被授予100英亩的土地,并利用囚犯的劳动力建立了伊丽莎白农场(Elizabeth Farm)。 1796年,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买了他的靠前只美利奴羊,这种羊的生产羊毛能力在世界范围都是佼佼者,并且羊毛既柔软而又坚固。1807年,麦克阿瑟把他们的靠前捆羊毛送到了英国。美利奴羊毛成为澳大利亚羊毛行业的基础。
1813年,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干旱之后,三位探险者——格里高利·布莱克斯兰(Gregory Blaxland),威廉·劳森(William Lawson)和威廉·查尔斯·温特沃斯(William Charles Wentworth)与一位原住民导游和三名罪犯,带了一些马匹后一起去寻求草原牧场,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的蓝山努力探索出一条路线。
到达布莱克斯兰(Blaxland)后,他们看到了一片浩瀚的丛林和草原。麦格理(Macquarie)州长命令乔治·埃文斯(George Evans)追寻劳森(Lawson)做了明确标记的路线。不久之后,威廉·考克斯(William Cox)和一群犯人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建了一条路。定居者开始在该地区开展种植业,将他们带来的牲畜饲养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
1824年,澳大利亚农业公司通过英国议会法案成立,有权在新南威尔士州选择1,000,000英亩(4,047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于农业发展。所选区域从斯蒂芬港延伸到曼宁河。从它开始运营后,显着提升了出口到英国的美利奴羊的库存。廉价的劳动力来源于囚犯、土著人和签订了七年合同的契约劳工。
经过20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各类农场遍布澳洲各地,农场成为澳大利亚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全国约有农场134,000个,99%是澳大利亚人拥有。澳洲的每一个农场主平均供养600个人,其中150个澳洲国内,450个海外人口。澳洲人93%的日用食品来自澳洲本地农场。
5.澳大利亚的农业管理和行业机构
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农业由***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对市场干预较少,只针对性地做一些指导性规定和政策调控。农牧业由联邦(国家范围)和州(区)(地方范围)***两级农业部门管理。联邦***主要负责制定税收、贸易、土地及林业自然资源的管理、农业与食品检疫等政策;州(区)***农业部门主要职责是管理好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服务;为动植物提供保护;为各种社团提供服务;提高农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至于农产品的收购等级标准及价格则由市场决定。
澳洲农业行业协会非常普遍。从事同种产品经营的农场主互通有无,交换如种苗、技术、防治病虫害、销售等商业信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由于农场主都要到行业协会注册,对自己经营的农作物品种和面积进行登记,以便区(州)***做宏观调控。***有关部门对每种作物每年的种植面积都是有精确统计。对养畜非常严格,科学搭配畜群数量和种类。养什么、养多少不是由农场主自行决定。澳大利亚***每年都要对各牧场作一次普查,以确定次年的载畜量。而在同一个畜群里,牛、羊的数量搭配也是经过科学测算的,从而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澳大利亚法制健全,执法严格,民众的法律意识强,能切实保障各项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这样,既保护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也维护了农场主的个体利益,同时,对市场调节有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地大物博的澳大利亚,有着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农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澳大利亚农业在世界占有的经济地位将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