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伊藤忠商事属于哪个财团?日本伊藤忠是干什么的?

来源:互联网

一、伊藤忠商事简介

伊藤忠商事成立于1858年,最初的业务是麻布类的批发业务,如今伊藤忠商事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在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120个“据点”,合并子公司/关联公司总数308家、合并员工总数约10万人,从事日本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三方贸易,以及国内外贸易投资,业务涵盖范围广,根据2019年的营业收入数据,在日本五大综合商社中位列第二。

二、伊藤忠商事的主要业务

为了向人们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和服务,伊藤忠商事确立了涵盖从原料生产等上游业务到零售等下游业务的全方位业务领域。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七大业务板块,纺织业务、金属业务、粮油食品业务、机械业务、能源化学品业务、生活资材·住居业务、信息·金融业务。

纺织业务,经营业务涵盖了从原料到最终产品,从时装到纤维的各个领域,在日本国内的商社中以业绩靠前位著称。

金属业务,在世界各地开展铁矿石、煤炭、铀、基本金属及稀有金属等矿山开发及相关贸易的同时,从事以铝为中心的有色金属原料开发和贸易、金属原料和产品的交易及再生利用业务。

粮油食品业务,将粮油食品资源开发、原料供应、制造加工、中间流通和零售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附加价值高的价值链,以日本、中国及亚洲为中心积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

机械业务,包括从电力、石油化学、桥梁和铁路等社会基础设施项目,到飞机、船舶、汽车、建设机械和产业机械等机械相关业务以及医疗业务。

能源化学品业务,主要包括原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贸易业务,医药品、精密化学品等化学品业务,太阳能发电、蓄电池等电力环境贸易业务。

生活资材·住居业务,生活资材业务包括纸浆、天然橡胶、轮胎、木材/住宅资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住居业务则包括住宅、物流设施等的开发以及第三方物流、国际运输等物流业务。

信息·金融业务,致力于通过业务部门间的合作,在信息交流技术等服务领域为主的业务中创造出相乘效果。在金融科技领域中,信息业务部门的商务开发能力搭配金融业务部门掌握的客户网以及专门技术,将引领开拓及扩大新的市场。

三、伊藤忠商事21世纪的挑战与发展

2000年伊始,伊藤忠商事面临着巨额负债以及业绩不振的问题,对此,伊藤忠商事在2000至2004年期间,对不良业务严格执行了出售、缩小、退出等措施,实现了对资源类以及生活消费类业务的聚焦,改善了其收益模式。并严格落实了风险管理,实现了业务的健全发展。

在完成了对业务的清理、整合后,自2010年开始,伊藤忠商事为扩大公司优质业务规模,对众多非资源类产业进行了投资,其中包括对世界最大的芬兰针叶树纸浆生产商的投资、风力水利发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对收益稳定的汽车及机械制造领域的投资等。伊藤忠商事同时也确立了成为在非资源类业务最强综合商社的发展目标,在2014年资源类商品价格大幅下落的环境下,伊藤忠商事的战略巩固了其一线综合商社的地位。

2019年,伊藤忠商事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目光聚焦于数字化技术革新、大健康、气候变化等社会性议题。加强了对技术革新类业务的投资,逐步代替效率降低的现有业务,而成立第八事业部,旨在加强公司跨业务合作,并实现人才的灵活运用。

四、伊藤忠商事的商业模式特点

01、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

伊藤忠商事的业务有着非相关多元化的特征,这并不是横向的同质化产业延伸,而是针对每个产品都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并在许多业务中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形成了较为均衡的业务组合模式。除能源、金属、化学品、机械等专门的部门之外,伊藤忠商事还向贸易合作伙伴提供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通过发挥第八事业部的作用,实现各事业部门之间相对独立,但又互相协作的格局。

02、全球化的战略

伊藤忠商事在全球63个国家的布局,为其提供了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填补了信息缺口,从而提高整体的业务效率。伊藤忠商事于70年代提出了“多中心、多“国籍”企业”的战略方针,具体包括:扩大几个国家间的贸易交易、积极推进多边的海外投资,促进海外子公司本土化。也是在这个时期,伊藤忠商事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如今依托与顶新集团、杉杉集团、中信集团的战略合作,伊藤忠商事成为在中国最有竞争力的综合商社。如今国际化经营的需求日益提高,也对人才的多样化、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伊藤忠完善了人才管理制度,制定了相应的海外人才招聘、海外员工培训、国内员工国际化培训等一系列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03、产业投资和贸易事业两轮驱动

伊藤忠商事是隶属于日本靠前劝银财团的综合商社,依托财团的瑞穗金融集团及其他银行、保险机构,拥有强大的资金优势,并凭借自身在贸易业务中掌握的充分信息“情报”,实现对业务风险的有效控制,通过产业融资等综合服务与产业链各节点企业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并最终实现对产业链的有效控制,通过产业投资和贸易事业的齐头并进实现了高增长。

一是向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提供融资(参股或信贷服务)以获得权益产品经销权,供应下游加工企业,如粮油食品业务与CGB的合作。

二是向中游加工制造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提供必须的产业融资等服务,并销售其产品,如伊藤忠的子公司不二制油以及伊藤忠商事在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顶新集团等。

三是布局、成立系列“专营机构”,利用融资服务、优惠稳定的产品供应、参股、收购等手段支配和影响下游的专业零售商,将其纳入综合商社的体系,如全家便利店和吉野家等。

五、伊藤忠商事对跨国贸易企业的启示

01、对商业模式的启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透明度加强,传统贸易行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商业模式亟待转型。基于对伊藤忠商事商业模式的研究,跨国贸易企业应从传统中间商的角色逐步转变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参与者与组织者。

一方面依托有一定资源积累的业务品类,积极对接金融机构,通过投资、参股、开展战略合作等手段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逐渐掌控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改善盈利模式,提升自身价值;

另一方面,改变考核指标,从以营业收入为考核指标向以净利润为考核指标转变,提升贸易业务的质量。

02、对业务布局的启示

我国跨国贸易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业务的同质化横向延伸,形成低效的非相关多元化业务组合,而应该努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纵向延伸,力争在几项业务中实现全产业链的布局。

在“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外双循环”的政策指导下,加快企业在海内外的布局,与海内外优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逐步参与、组织能服务国家战略的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

03、对数字化、信息化能力的启示

我国跨国贸易公司应通过国际化的贸易业务和产业链布局,掌握关键情报,在对信息“情报”进行整合、筛选、分析加工后,形成掌控市场、控制风险、发现商业机会、培育新兴市场的能力,反作用于产业链的整合和业务布局。应加快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实现贸易业务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管控,打通各业务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业务部门的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