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卖方市场是什么意思?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区别解析

来源:互联网

正常的商品交易,应该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由于供需不平衡,常会出现赊欠货款或者需提前付定金情况。

如果商品供不应求,便会出现“卖方市场”,表现为紧缺、难以买到,比如茅台酒,市场独此一家,需要先付定金才能发货,并且要多付很多钱,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买到。这类商品的供应一般是“订单式”“订制”,你需要多少,我生产多少,从不多生产,因此比较紧俏;或者因意外情况,需求量突然变大,供应却不足。这就存在“炒作”“套利”空间,并且还会出现“黄牛党”倒卖行为,比如早先春节时期的火车票。还有雨雪天的滴滴车司机,常出现“暴单”情况,人们却很难打得到车。

反过来,如果商品供过于求,就是“买方市场”,表现为商品积压严重、难以卖出,出货方需要低三下四求收购方。比如,一些服装店铺常打出“***”“血亏”“清库”招牌,2-3折大甩卖存货。本地有一家粮食收购企业,你把大批量玉米卖给它后,却要在两年后才拿到款项,因为企业也拿不出这么多钱,需要把玉米加工出终端商品-胚芽油卖出后,得到回款后才能支付前期粮食款。这类商品的供应是,先生产出来,等着别人来收购;所以,往往会生产多了,买方力量不足。究其原因,这类商品往往涉及衣食住行方面,如果一旦供应不足,后果会更严重,所以要“宁多勿少”。没衣穿要挨冻,没饭吃就要挨饿,所以商品房“空置率”高不见得一定是“坏事”。

对某一商品来说,“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也会相互转化,比如说猪肉,由于“猪周期”的存在,常年由于“去产能”“环保”“规模化”原因,养猪小户被淘汰,猪肉就会紧缺,价格一涨再涨,这时候就是“卖方市场”。而第二年猪肉价格很可能又“疲软”,即使10元一斤,也无人问津,转变为“买方市场”。另外,国际原油曾在2014年时高达140美元每桶,在疫情期间却出现过“负油价”,白送都没人要,波动如此之大,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两个极端的转化。

如果把劳动力也量化为商品,那么恐怕出生率低、老龄化社会就会导致“卖方市场”,根本找不到人干活。而人口生育高峰,又会导致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更容易出现“内卷化”“996”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读者能想到其它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