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布局一般应用于企业而非个人,堪称企业专利战的孙子兵法。专利布局指的是企业在考虑企业自身实力及发展预期、行业市场、法律规定等多个因素,从时间、地域、技术范围、产品等多个维度,构建起来的专利保护网,创造一个利于企业发展的专利竞争优势。
专利布局案例之富士康
富士康在自己生产的小部件连接器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研发,并挖掘出大量富有成效的专利,先后取得8000多项专利,在这一技术领域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专利墙,守住了这一技术领域的全球霸主地位。这样的专利布局如同固若金汤的防守地位,让竞争对手无计可施。
这种专利布局方式也称为“城墙式布局”,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之所有规避设计方案全部申请专利。小小连接器,价值只有2美元左右,富士康看准机会撒网布局,肯定需要行业内高瞻远瞩的能力。这种模式适用于电子或半导体行业,不使用与机械、化工类传统行业。
苹果公司富有远见的针对手机及电脑触摸技术及时申请专利,而后期的行业发展中这一技术果然大火,但相关技术已早早被苹果握在手里。任何企业再使用这一技术,介于不能侵权专利权,必须避开苹果专利技术的方案,让技术研发难度蹭蹭蹭往上涨。
这种布局方法可称为“路障式布局”,将实现某一技术目标之必需的一种或几种技术解决方案申请专利,重点在“必需”两字。它的维护成本比“城墙式”低,但需要布局者对专利技术所在领域的创新走势有全面的、非常准确的把握。否则就变成了“押宝”,押的专利技术未来无法成为行业内不可缺失的,那么前功尽弃。
每一种专利布局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需要企业本身拥有匹配的实力才能真正发挥出专利布局的最大效果。专利布局一般也结合企业专利申请和专利转让来积构建“专利的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