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全国零售价是什么意思?零售价和售价的区别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很多消费者逛商场、超市或者网店时,经常会遇到在价格上标称“全国统一零售价”的商品,每逢节日各种打折活动齐出的时候,这种以“全国统一零售价”身份出现的商品也会更加惹眼!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全国统一零售价到底是个什么价?这个全国统一零售价到底是让你赚了便宜还是吃了亏呢?今天巷闻就给大家说一说这“全国统一零售价”。

为什么要制定全国统一零售价?

百度百科利给出的定义是:统一零售价不能自定价格销售,稳定市场价格。必须保证各个通路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产品才能很好地流动。厂家的定价原则是:零售商毛利>分销商毛利>总经销商毛利>品牌制造商毛利,同时兼顾当地市场的同类产品竞争情况作为参考依据。

然而说白了就是一个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为避免同行竞争,损害企业利益,才用这种手段打压其它产品和竞争对手。如果代理商为了各自小利互相压价,最终会丧失市场,因此由厂家制定一个统一价,所有代理商都按这个价销售,大家都不吃亏、也都不占便宜。其实还是在欺骗大众,给人的是一种假象。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拢断行为。这种办法一个时期可以,时间长了就会失效。

因为,这种定价并没有法律上的效力,厂家对销售终端的监督并没有那么强力,商家在销售的过程中仍然能够按照对自己更有利的方式定价,比如“打折”,比如“给消费者曲解后的统一价”。

许多商品受“全国统一零售价”的“保护”

“袋上标明的‘全国统一零售价’3.5元,最后只花了2.8元。”家住乌海市海勃湾区大庆南小区的桂芝女士对一袋小小的洗衣粉也实行全国统一价感到有点哭笑不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遇到这种打折的“统一零售价”,从少则几元、多则几千元的商品,都不同程度地标有“全国统一零售价”。一位经商多年的朋友给巷闻说,“统一零售价”并不真的统一,贴上“全国统一零售价”这个标签至少可以向顾客传递这样的信息:这些商品属“正规”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商品的销售价是厂方确定的,“真实可靠”。

价格透明,离我们有多远

“全国统一零售价”的频频亮相,无异于商家在***裸告诉你花最少的钱买到了“最高档”商品,但也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商品价格透明度的关注。

按有关规定,商家未实行明码标价,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商家的法律意识和诚信度,顾客多年来形成的讨价还价的消费习惯等多种原因,除大商厦和专卖店、超市外,仍有小部分商场或摊位未能很好地明码标价,存在胡乱使用“全国统一零售价”或“口头定价”的现象。

其实在国家的“价格法”中并没有对“全国统一零售价”做出明确的表述或规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厂家或供货商为商品出具的“全国统一零售价”货签不能代替全国通用的商品价格标签,即蓝色实价签、红色议价签、黄色降价签。在一些专卖店或大的商厦,经营者虽然能提供出厂家的有关代理或授权证书以及实行“全国统一零售价”的票据,但其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调查,而在一些小摊位上销售的商品,尽管标有所谓“全国统一零售价”,但或是无中生有或是伪劣假冒。因此,巷闻在这里提醒大家,消费时一定慎重,当心被“全国统一零售价”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