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服老变成了一件越来越容易且普遍的事情。
一边辅导孩子作业,一边抱着电脑赶计划书的40岁老王说:“人到中年,太难了!”
保温杯不离手,并且对枸杞人参有了偏爱的30岁小刘说:“人到中年,该养生了!”
连续赴了3个局,嗨得有些疲惫的20多岁小陈也在感叹:“人到中年,伤不起啊!”
多少岁算是中年?中年的焦虑到底因何而起?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
2021年,我36岁。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且频率越来越高,从很偶尔到每月一次,再到如今的三天两头,事业、家庭,孩子、老人……无处不在的压力让危机感蔓延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常常害怕自己快要挺不过去,但却时刻提醒自己没有倒下的权利。
朋友说:“人到中年,都这样!”
中年危机,从“被需要”开始滋生
“上有老下有小”往往是大多数人中年人的生活处境。
前几天,和大学室友张女士聊天,刚好聊到了中年生活的“难”。室友和老公独自带着上幼儿园的孩子在杭州打拼。因为工作忙,两人下班回家基本都在晚上7、8点之后了,根本无法按时接孩子放学,所以室友给孩子报了个晚托班。但上周,晚托机构却突然告知,孩子幼儿园太远,油费太贵,不打算接这单生意了。老公的单位离家极远,自己的工作又实在无法耽误,一个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晚托班问题竟让一个30多岁的成年人当场崩溃,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而这一切只因为她是孩子的妈,在这种无可替代的“被需要”中,压力也是在所难免的。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但哭过、抱怨过,擦干眼泪,生活还是得继续。于是,室友请了几天年假接送孩子,抓紧时间另寻一个靠谱的晚托机构。
中年危机,在“被替代”中无限蔓延
同学马先生,专科毕业后机缘巧合进入金融系统。自己一边工作一边考证,好一番摸爬滚打,如今终于混到了重庆一家商业银行的分行副行长。
今年36岁的他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妻子能干,女儿乖巧,在外人看来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但焦虑和压抑却依旧在他看似顺遂的生活中弥漫。尤其,今年马先生单位新招聘的一位小年轻更是让他压力倍增。小姑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生毕业,家庭条件好,社会资源丰富,更难得她自己也很努力,工作、学习、考证一样没落下。面对这样的下属,马先生感慨,自己作为领导,除了更拼,别无选择。正因为时常都有职业危机感,人到中年的他一刻不敢懈怠,他说:“谁不想多些时间陪伴家人、孩子呢?但社会竞争太强了,想要不被替代,只有一拼到底!”
中年危机,以“被依偎”去有效化解
当然,一地鸡毛的中年生活也绝不只剩无奈和叹息,在千难万难中依旧也有时光斑驳的幸福光影。
我家有两个娃,哥哥读三年级,弟弟上幼儿园。每天下班回到家,节奏比打仗还紧张。吃完饭、收拾餐桌、陪哥哥学习、带弟弟下楼遛弯、给两娃洗漱、再分别陪睡。顺利走完以上流程,已是精疲力尽。如果碰上哥哥当天作业完成情况差,就算心里再怎么默念亲生的,亲生的,也会被气得肝疼!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甜蜜远比烦恼多。每当回到家,听到他们七嘴八舌地诉说一天的见闻,看到他们纯真的笑脸,心中的烦闷就会一扫而光。
夜深了,站在窗前望着马路上快速驶过的车流和远处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再看看身旁熟睡的两个孩子,心里顿感宁静。生活的奔波与归家的安稳之间,绝不是一场值得与否的掂量。我们看似为了车贷房贷、学费、医疗费、生活费终日在奔波,但实际只是为了给父母、爱人和孩子一份更安稳和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问我,人生中最漫长的时光是哪一段?我想,就是中年吧!似乎,父母变老得很快,但孩子却长大得很慢,这也意味着我们要被依靠很久很久。也许,当我们学会弯腰捡鸡毛,串成掸**灰灰后,我们会在这漫长的时光中找到生活该有的答案,也会在多年后依赖别人的岁月里怀念这段为自己、为家人努力前行的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