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意念控制是什么意思?原理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近日郑州一校长**文称熟鸡蛋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能重新变成生鸡蛋,并孵化出小鸡。这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我们暂且不论其中的荒诞离奇,我们来看看什么才是属于高科技的“意念控制”。

图1 意念控制 图片来源网络

事实上,“意念控制”只是通俗的说法,在工程研究称为脑机接**术。它通过测量大脑思维活动产生的特定脑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翻译,识别出其中携带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外部设备。也就是说,通过在头上装上几个测量装置,就可以用大脑的思维直接来操作电脑等行为了,妥妥的高科技啊。

图1 大脑直接与机器对话示意图

通过脑机接**术,在人脑和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连接通路,因此我们只需思维就可以直接与机器对话,计算机能识别出使用者的思维状态,并完成所希望的控制行为,比如移动光标、开门、打字和开机等。也就是神乎其神的“意念控制”。

有了脑机接**术,每个人都是修仙大能,萧炎一步成斗帝,门童都能御剑飞行,刘谦不再需要董卿。

脑接**术研究中,目前还存在两个技术难点:①对脑电信号进行有效的测量采集;②计算机对脑电信号的识别

对于脑电信号的测量采集,通常做法是用测量电极直接贴在头皮上来实现的。因为脑电本身产生的电信号并不强,同时大脑被头骨紧紧包裹着,也导致大部分的脑电信号被头骨屏蔽了,因此传导到头皮上的脑电信号极其微弱。对测量电极灵敏度的要求特别高,同时还容易受到人体自身的心电、肌电等其他信号的干扰,更加剧了脑电波信号测量的难度。这相当于在吵闹的菜市场中听清别人说的悄悄话。

参考目前医学上对脑电波的测量,需要在患者的头部涂满导电胶,并装上十几个测量电极。显然,这样的操作是很难投入实际应用的。目前只能寄希望于技术的发展,能研发出更方便效果更好的测量设备。

图3 脑电波信号采集示意图 图片来源网络

脑机接**术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对脑电信号的识别。也就是是通过对脑电信号的提取与分析,将其转化为相应的动作。例如,人的脑电波在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的频率,当人精神高度集中时,脑波的频率在12~38赫兹之间,是“意识”层面的脑波;当人处于放松状态时,脑波的频率会下降到8~12赫兹;进入睡眠状态后,脑波频率进一步下降,可分为4~8赫兹和0.5~4赫兹,分别反映的是人在“潜意识”和“无意识”阶段的状态。通过对脑电波信号频率的测量,可以推测人是处于精神集中,放松状态还是睡眠状态。

总的来说,特征明显、能被识别的脑电信号目前还很少。如果无法把大脑特定区域的某一活动翻译成具体的含义,意味着脑电信号就无法对外部世界发布命令。因此,目前意念控制基本还只能实现人类的一些初级运动,而很难完成复杂的动作。常言道,人心隔肚皮。人都猜不到别人的所思所想,更何况机器呢,这还需要工程研究员更多地深入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脑电阅读人的思想在目前是不可能,只是我们可以通过脑电来区分人不同的脑状态;再者,脑机接口并非试图解释自发脑电,是设法使人产生具有特定模式的容易被解释的脑电。

由此可见,意念控制并不是玄幻小说描述的那样,运用内力就能御剑飞行。高科技的意念控制,首先得在脑袋上装上一定数目的测量电极装置,再用计算机(微机、手机)进行处理,正确识别心中所想之后再发出控制命令,用于控制外部设备,如使用电脑,使用轮椅等。一般计算机还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才能提高识别的正确率。

图4 意念控制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

脑机接**术有哪些应用呢?主要有以下领域:在医学上,可以用于帮助肢体障碍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如帮助残疾人使用电脑、拨打电话、控制轮椅、使用电器等。可用于特殊环境作业,如宇航员用于远距离操作监控仪器设备。在娱乐休闲方面,脑机接**术可以提供颠覆性的娱乐体验,如用于电子游戏。另外还可以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或飞机,在军事领域意义巨大。

图5 意念控制玩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对于脑机接**术,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景是光明的。未来可期!期待我们心想事成的那一天早日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