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曾经透露,准备在2021年度,在印度开始销售特斯拉电动汽车。结果不久印度交通运输部长确认,特斯拉未来不但会在印度买车,还会在印度造车。印度的制造业这么厉害了?都可以造特斯拉了?
在现在,智能手机市场制造业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工业能力的水平, 所以在2020年度,印度就宣称未来会成为世界手机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也会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手机消费国。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是我国,印度发展的永恒目标就是赶上并且超越我国。但是就如同牛屎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疫苗一样。印度千年老二的身份,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在2020年度,印度预计的智能手机用户数将抵达5.85亿,相比两年前的2.95亿几乎翻了一倍。“专业的印度调查机构”自然会预测了,即将在2022年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我国。
其实如果印度同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以及国民消费能力一样的话,那么印度真的会替代我国,未来将成为世界手机生产商优秀的生产地,而且也会最终变成手机生产靠前大基地。到底人口数量多,智能手机开始了爆炸式地增长着,但是将假设条件考虑进来,再加上目前印度的智能制造业工业水平,最终结果是,手机变成全球靠前大基地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印度潜在的手机市场需求是巨大无比的。印度手机和电子协会(ICEA)也总结过:“在过去四年里,印度在手机和零部件制造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印度国内销售的95%以上手机都是在印度国内生产的。”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我国100%以上的手机都是在国内生产的,而且已经生产了很多年。 同时我国可以生产从最高档到最低档的全系列手机,而印度只能生产中低档手机。
印度为了赶上手机工业的发展速度,在本国内生产国内手机给予了巨额补贴,例如特别奖励一揽子计划(M-SIP)等项目。受惠于这些补贴,以及“印度制造”和“数字印度”计划的优惠政策,现在印度北方邦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成为印度移动制造的新中心。但是最终现实是:目前主导印度手机生产市场的却是中国手机企业,例如小米、OPPO和vivo等,都在印度直接生产手机。2018年三星才在印度设厂,苹果也才刚刚开始组装iPhone 7。
我们想想电子元件业的两国发展历程,2015年印度才启动北方邦面向中国台湾电子零部件厂商的工业园区,而同样的事情,我们在30多年前已经启动了利用外资来构建产业基础。再看看手机行业的自主化生产水平,印度仅仅只能生产电池和充电器等简易零部件,其他超过80%的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而且最主要进口国是我国。
未来如果印度民众的收入能够有效增长,贫富差距不再继续拉大,那么消费能力将极大提升,这对于手机制造商会是一个很大的福音。虽然整体的潜在市场足够大,但是消费分布极其不均衡,严重拖累印度高端手机制造业的成长,手机制造业发展不均衡。截至目前,印度市场上的手机还是以低价机为主,技术水平无法提升。
虽然印度总理老莫迪野心勃勃,希望在其任期内,带着印度真正进入到一个现代化国家,所以极力倡导“印度制造”,希望印度能超越我国,成为全球制造靠前大国。不惜提升进口关税,逼迫外国企业在印度设厂进行本地化生产,遭到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严厉批评。但是老莫迪***还是坚持实施,最终效果也不错,大量海外企业都在印度生产了。
但是最终悲哀的发现,印度技术储备能力不足,无法实现核心零配件本地生产,仍然需要进口,本地变成了组装基地,而我国变成了最大的进口国。最终一切生产仍然依赖中国,迈向“世界手机工厂”的道路依然遥远。在2020年,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接近400亿美元,我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
印度对于我国的重型机械、电信设备和家电产品的依赖只要持续,那么他们就无法赶上我国,只能不断靠近。其实凡事都要自己先修炼内功,然后慢慢成长,紧靠着一些短期政策就想短期起效,这种跃进的想法太天真了,历史早就一遍遍的重演过类似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