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和达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说到底不过是利益分配的闹剧,而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浪胃仙”和李子柒事件出现。
3月9日,抖音千万博主“浪胃仙”改名“游絮”,清空了此前的200+个视频,宣告了“浪胃仙”IP的转折点,也成为“浪胃仙”遭前公司老板声讨事件的新高潮。
事情要回到3月6日,“浪胃仙”连发三条抖音视频,主角却不是原来的“浪胃仙”,而是其签约的MCN机构创始人“游絮”。在此之前,“浪胃仙”的视频还停留在1月12日的探店,已经断更近2个月。
游絮在镜头前以三条“声明”,讲述了“浪胃仙”停更的真相以及双方之间的***,直指“浪胃仙”带着团队员工自立门户,迅速创立新账号“真的浪胃仙”,甚至在走之前带走了拍摄器材,并把备份视频都格式化。
据游絮所述,“浪胃仙”是她2018年7月在重庆挖掘的达人,也是这么多年来公司的较早IP。游絮作为MCN老板,给“浪胃仙”(原名李杭泽)的利润分红比例高达70%,放弃其他达人的签约机会,这也是后来“浪胃仙”出走后,账号一下子陷入停滞的原因之一。
而这一切缘于发展后期新招的直播业务负责人“兰女士”,她成立新公司并和“浪胃仙”一起带走了公司团队,创立“真的浪胃仙”。对此,游絮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
目前,“游絮”(原“浪胃仙”账号)的抖音粉丝量有3510.1W,游絮的三条声明视频已经合计获赞超百万。最新的视频是3月9日的直播预告,她表示自己不会卖号,希望通过直播听听大家对未来内容方向的建议,该视频也收获了19.1W的点赞量。而评论区更是清一色站队游絮的发言,认为“浪胃仙”此举不厚道。
对比之下,新号“真的浪胃仙”目前的抖音粉丝量是261.4W,其在3月6日深夜11点发声回应,同样以“声明”作为标题,反驳游絮的控诉,声称自己看到了一张前公司控告游絮侵占账号的诉讼书,才意识到“被骗”,所以在账号归属权不明朗的情况下抽身做小号,双方曾经达成共识,并不存在游絮所说的突然出走的情况。
随后,“真的浪胃仙”在3月7日又发布一条声明视频,对游絮和网友们提出的疑点进行详细说明。但网友并不买账,评论区都是一边倒的质疑,甚至有人在账号2019年靠前条视频下方嘲讽。
截至发稿,双方暂时没有更新的回应。
而此次“浪胃仙”和MCN机构之间的***,在业内引起了广泛讨论,也将达人和MCN机构的关系辩题再次带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上一个因为这种关系问题冲上热搜的还是李子柒。
“浪胃仙”因为游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三则声明而遭到全网声讨,小号仍在更新,流量却大不如前。而李子柒因为自身的人设滤镜和提前曝光的报警、怒斥资本等发言,让粉丝先入为主地怜爱她,得到了全网声援,但其微博视频内容至今仍停留在2021年7月,之后连动态都是寥寥。
李子柒和签约公司微念已经进行了漫长的推拉。过程中,李子柒起诉微念,微念被冻结51万人民币的股权数额,微念表示从未干涉内容创作且曾多次沟通股权等权益事项,李子柒助理回应称其“颠倒黑白”。至今,风波仍未有定论,账号也只能停更,显然是两败俱伤。
实际上,关于MCN和达人之间脆弱关系的案例数不胜数。
早在2012年,罗振宇和申音合作运营知识型脱口秀《罗辑思维》,随后又进军公众号,迅速积攒了超200万粉丝。但这场曾被形容成“勿忘初心的十年互联网实验”的合作,在2014年就夭折落幕,双方相忘于江湖。
当时,有大V**系因股权占比悬殊,但双方并没有直接回应,申音发微博称罗振宇有意独自运营。”而罗振宇则是发了一条影评,被视作回应:
“当时张伟平和张艺谋闹分家,还在想张艺谋为什么一言不发。时过境迁才发现,手艺人还是拿手艺说话。其他都是扯。张导牛逼。————看电影《归来》有感。”
那会儿还不流行MCN一说,但之后这些年MCN和达人的***,与罗振宇、申音的“分手”如出一辙,本质上还是立场的不同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达人付出了内容,MCN承担了运营,双方的友好关系建立在能够携手前行的基础上。但这种关系是无比脆弱的,一旦达人觉得“号是我做起来的,内容是我想出来的,出镜也是我负责的,MCN啥也没做就可以收钱,这不公平”,而MCN又抱着“运营、设备、资金、人工全是我在担着,换个人我也能捧红”的想法,那就距离双方离心拆伙不远了。
曾经半年涨粉800万的“朱一旦”,在其编剧张策2020年10月离职出走之后,IP迅速走了下坡路,辉煌不再。尽管朱亘(“朱一旦”的本名)表示两人之间没有矛盾,但张策离开后,账号在2020年10月16日回归的靠前条视频,名为《【朱一旦】230 说实话我真的有点腻了》,又引发了一番解读。
如今,失去灵魂的“朱一旦”不断掉粉,张策则在去年凭借《广场往事》又火了一把,外界对当时那场“分手”的猜测仍然集中在“钱没到位”上。虽然“朱一旦”严格来说并不算MCN机构,但其与编剧之间的暗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不同立场带来的合作风险。
而这种关系风险,还可能来自双方在内容想法和运营方式上的分歧。
2020年1月,B站UP主“林晨同学”因为发布的“空城武汉”视频刷屏全网而走红,很快就有MCN找上门合作。当年的12月,“林晨同学”再发视频《亲身经历,曝光某些公司有多黑暗》,控诉MCN机构强行要求疫情内容植入广告、合同条款霸道、运营资源虚假等情况。因为一系列困境,账号“林晨同学”自2020年7月停更至今。
同样是面对MCN的邀约,去年年底因为记录真实的农村生活而走红的抖音博主“张同学”,曾在1月22日的直播首秀中作出回应。尽管有MCN公司开出了2000万元的高额签约费用,但他还是拒绝了,理由是不想被束缚。目前,“张同学”已经拥有1925.8W粉丝,最近的视频点赞量也仍在100W上下。
实际上,MCN和达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一直如此剑拔弩张的。
以李佳琦为例,他与签约的美腕公司之间算得上互相成就。李佳琦靠着公司进入了这一行,在一炮而红之后便成为美腕的较早达人。尽管李佳琦并不持有美腕的股份,但双方合伙成立的公司却并不少。
说到底,MCN和达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仍然是利益分配,而出现***也大多是因为其中一方觉得分配不均导致的。
“达人与MCN机构分道扬镳,在业内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
“MCN和红人的关系,是一种竞合关系,因此红人和机构之间会存在利益对立和博弈的部分。行业里这样的案例已经太多了,屡见不鲜。”
“未来随着短视频行业更透明,这种***时常会有,甚至可能会越来越多,我认为是正常的现象。”
“行业内这么多网红、MCN公司,这种事情是必然的。”
在大家对“浪胃仙”事件议论纷纷时,业内知名MCN机构的创始人们却并没有过多关注,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必然。
在罗振宇时代,尚没有MCN的概念。直到短视频崛起,MCN的商业模式才被引进,并迅速遍地开花。在“未来之路”MCN创始人老谭看来,这种模式直到今天也还不够健全,所以当商业模式存在问题的现实和短视频行业爆发的时期相碰撞,达人与MCN机构的矛盾就尤为明显。
一方面,MCN机构说白了就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组织,而人的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利益相关时更是考验人性。
另一方面,随着达人走红,MCN机构越到后期就越无法满足达人的要求,也就失去了对达人的掌控力,即便是“达人赚大头,公司赚小头”的合作关系也难以留住达人。
“现在很多MCN机构更愿意去做动漫IP,因为更容易把控。”老谭有点无奈。
看多了MCN和达人之间的***之后,“神狼文化”MCN联合创始人阿诺认为,MCN的能力一定要大于达人,这样才能给达人提供确切的帮助,形成互相依赖的关系。“不然功高盖主,肯定要出现问题。”
阿诺并没有评判“浪胃仙”和李子柒,但他指出了两者的共通之处,即是MCN的业务过分依赖较早的头部达人,“如果一个达人出现问题,MCN就因此垮掉或停滞,这是不妥当的。”
在近几年发生了多次因头部达人出走而损失惨重的案例之后,MCN也明白了“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所以,MCN会尽可能多地孵化达人,如果有一个头部账号了,便利用这个账号延伸出更多的账号,复制成功的模式挖掘更多的达人,以降低对单一头部达人的依赖性。
因此,“五月美妆”联合创始人高高也表示,MCN和达人之间应该是良性的合作关系,是互相成就的、互惠惠利的利益共同体。
这一观点,在我们采访的几位MCN机构创始人间达成了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如今业内在处理MCN和达人关系的方式上大同小异,模式相差无几。
以“五月美妆”为例:
在业务层面,给达人提供专业支持,尊重达人在内容上的想法。 在精神层面,给达人提供人文关怀,计划引入一些心理健康、理财等个人成长方面的课程来帮助达人。 在利益划分方面,给达人足够的收益明细知情权,避免产生猜测和误解。 在职业规划方面,给达人提供更多的岗位流转机会。
可见,MCN其实对与达人之间的脆弱关系心知肚明。
出发点是合作,合同是纽带,利益和责任须得划分得清清楚楚。达人在初期要靠MCN支持,MCN则依***人来收益,双方在合同期内就是并肩的战友。
与此同时,双方又要防着彼此反水。MCN担心达人自立门户,所以账号把控更进一步;达人生怕MCN挖坑,走红之后又得考虑利益分配是否不均,所以选择出走。
微妙的是,这种矛盾的共生关系会永远存在于有利益分配关系的两方上。所以,受访的几位MCN创始人都提到了合同的重要性,只有在合作之前就明确各种条款,才能保证未来不会陷入被动的境地。同时,高高也指出,MCN要不断迭代升级,更好地为达人赋能;达人也要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共同进步。
而尽管头部达人有更高的风险,其巨大的收益也仍然诱人。“有机会当然还是愿意做出头部账号的,毕竟可能孵化50个账号还是不如1个头部。”阿诺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