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推广.NET

网站推广.NET

达尔贝达是哪个国家? 达尔贝达国家简介概况

来源:互联网

本届世界杯的四强队伍中出现了堪称魔幻的一幕,来自西欧的法国队2/3以上都是黑人,高卢雄鸡变成了乌鸡。而来自北非的摩洛哥队2/3以上都是白人,来自非洲却胜似欧洲。摩洛哥很多球员在法国俱乐部效力,因此很多网友称摩洛哥队为“法国二队”。

这种独特的情况和摩洛哥的位置以及被殖民历史有很大关系,摩洛哥虽处北非,但和西班牙却只隔了一条直布罗陀海峡,所以理论上从首都拉巴特到西班牙比到阿尔及利亚更近,但它却和法国关系很好。

1942年,一部名为《卡萨布兰卡》的电影带火了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国家,英格丽·褒曼的光芒丝毫没有被黑白电影所掩盖,美国人称她为“好莱坞靠前夫人”,而卡萨布兰卡也成了无数人心中向往的度假胜地,被称为“大西洋新娘”。卡萨布兰卡,也叫达尔贝达。是摩洛哥的第二大城市,位于首都拉巴特南部,是摩洛哥原住民柏柏尔人在12世纪时建立的靠前座城市,当时名叫安法,意为高地。

被殖民史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摩洛哥从来不缺入侵者,凡是在地中海建立的帝国几乎都来这打过卡,从公元前1200年的腓尼基人入侵开始,摩洛哥先后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帝国占领,后来***人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逐渐成了主体民族,他们通过伊斯兰教把摩洛哥彻底变成了伊斯兰国家,也让柏柏尔人臣服于***人的统治,***人先后建立了多个王朝,直到15世纪后,这种格局才被打破,欧洲人来了。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到来虽然遭到了***人的激烈反抗,但沿海地区还是被欧洲列强占领,安法也毁于战火之中。到了18世纪,阿拉维王朝苏丹拉赫曼赶走了欧洲人,在安法的废墟之上重新建城,命名为达尔贝达,意为“白色的房子”。

这个时期是摩洛哥阿拉维王朝鼎盛时期,占据着西非和北非的大片土地,成为了当地一霸。但在18-19世纪阿拉维王朝陷入内乱后,法国、西班牙、奥地利、美国、英国都来了,他们重新占领了沿海地区并与摩洛哥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班牙人占领达尔贝达后将此地又改名为卡萨布兰卡,不过意思还是“白色的房子”。

同样是殖民者,格局大小却大不相同。此时英国重心在南非、美国反对殖民主义,所以拿到一些特权就撤了。葡萄牙时代已经落幕,基本啥也没捞到当了回陪玩。西班牙勒索了一笔钱和一个渔港就兴奋的想要吟诗一首。而法国在干嘛呢?

法国充分利用了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来制造借口,东西夹击进一步深入摩洛哥内地,同时“萝卜加大棒”给摩洛哥大笔贷款从经济上捆绑摩洛哥,对前来搅局的西班牙和德国寸步不让,尤其是和德国剑拔弩张到差点让一战提前开打。

这样做的结果是1912年,法国已经占领了摩洛哥4/5的领土,只有一些边角料的沙漠地带给了西班牙,摩洛哥成了法国的“保护国”,而这个结果也对摩洛哥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不像

摩洛哥之所以“受宠”,一方面是因为它扼守地中海咽喉直布罗陀海峡,还有一方面是它不同于其他北非国家的自然环境。阿特拉斯山脉从中把摩洛哥劈开,成功阻挡了撒哈拉沙漠的热浪侵袭,把摩洛哥西部和北部变成了绿洲,这里一直有着“北非花园”的美称。

欧洲**风起云涌之时,不少法国人为了避难都润到了摩洛哥定居,结果到了之后发现,这地儿原来不比巴黎差啊!法国人是大鱼大肉吃多了想吃点野菜换换口味,可当地人表示我吃了一辈子野菜啥时候让我吃点大鱼大肉换换口味?

很快他们的机会来了,法国光速投降后,戴高乐的流亡***在非洲殖民地组成“自由法国”继续和纳粹死磕,30万当地人参了军,这些人在1945年德国投降后很多都留在了法国,不为别的,就为进关拿到巴黎户口当上老贵族。

其实这不是一小撮人的想法,二战结束后,法国面临人口和重建的双重压力,不得已对殖民地放松了管制,不少非洲黑人来到了法国,法国***对此也有心无力,以黑人的繁殖速度,很快就充斥了法国的各行各业,当法国***意识到请神容易送神难的时候,说啥都已经晚了。

不过法国对于种族歧视倒是没美国那么严重,南来的北往的,反正都是法国的。法国***赋予了这些“反***”后裔同等的公民权,也算是给他们正名了。现在的法国社会对种族歧视讳莫如深,此前一位女议员因为说了句“法国是白人的”立马就滚蛋回家了。

而这些非洲后裔也认同自己法国人的身份,觉得自己和白人没什么区别,愿意为了法国效劳,最后就形成了今天法国和摩洛哥的魔幻的肤色差异,摩洛哥也成了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国家。

回到摩洛哥这边,法国虽然是摩洛哥的宗主国,但却把阿拉维王朝保留了下来,一方面还需要这个当地家族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是法国实在“有被孝到”,法国都找不出理由来推翻它,所以直到今天摩洛哥还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摩洛哥王室也是最富有的王室之一。

二战结束后,非洲独立运动开始爆发,摩洛哥也不断呼喊独立。法国拖了几年,最后实在被***和示威搞得不胜其烦,1955年法国的镇压激起了更大的反抗后,法国表示累了,毁灭吧。同年11月,法国释放了之前被流放的国王***五世,次年3月法国同意摩洛哥独立,11月18日摩洛哥正式独立。

摩洛哥虽然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但却长期被法国文化影响,这让它在独立后并没有完全像其他伊斯兰国家那样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反而依然保留了世俗社会的面貌。国内既有庄严肃穆的***寺也有酒吧和穿着暴露的欧洲女郎,成为了最不像***的***国家。

变身恶龙

很快法国人就恨不得扇自己几个耳光。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在七十年代开始高速增长,科技的进步使磷酸盐在工业、农业、食品加工业等方面需求量猛增,而摩洛哥拥有高达1100亿吨磷酸盐储量(包括西撒哈拉的1/3),占世界的75%。

1974年,国际磷酸盐的价格由每吨14美元蹿升到了68美元,让摩洛哥狠狠的发了笔横财。法国放弃的哪是殖民地啊,简直是一个金矿。尝到甜头摩洛哥也从勇士化身恶龙,对南面的西撒哈拉出手了。

西撒哈拉这地从名字就能看出开,本是一片荒凉的沙漠,是当初法国扔给西班牙的边角料之一。摩洛哥独立后对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没急着收回,西撒哈拉作为西班牙的海外省简直是娘不亲舅不爱,但磷酸盐的暴涨让西撒哈拉一夜之间乌鸦变凤凰成了香饽饽。

1973年,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西撒人阵)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独立,一时间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纷纷表示支持。这个时间恰好西班牙独裁军阀佛朗哥即将归西,西班牙没空在这瞎折腾,于是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班牙从西撒哈拉撤出,摩、毛分别占领南北地区。这下阿尔及利亚不干了,说好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难我当了,福哪去了?

1976年2月27日,在西班牙人撤走的第二天,阿尔及利亚就支持西撒人阵成立了***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爷今天就和摩毛杠上了!三伙人在西撒打的是有来有回,这场三国演义持续了三年,1979年,毛里塔尼亚扛不住了,表示我家没矿,实在耗不起了,这9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你们谁爱要谁要。

摩洛哥趁机南下一举收入囊中,和西撒人形成了东西对垒之势,摩洛哥十年间在双方实控边界筑起了6道总长达2720公里的城墙派兵驻守,还设置了之间的管理和联络机构,现代版的长城了属于是。不过这招还颇为管用,这道非洲马奇诺防线成功把西撒人阵挡在了东部地区再没能越过一步,此后联合国多次介入调停,但摩洛哥只有一个字——拖。

从1991年开始,摩洛哥就在停火、反悔之间反复横跳,仙人都没他跳的勤。跳到2003年,西撒人阵都受不了了,他们直接找摩洛哥谈,我加入你,让我自治,这样总可以了吧。但他们得到的答复是——NO。摩洛哥在几十年的占领时间里对西撒地区投入重金建设,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居住环境都打造的很好,反观西撒人穷的都快当裤子了。

现在和我谈自治这是想来捡现成的,简直是懂王重新当总统——白日做梦。就这样谈判又成了拉锯战,一直谈到2012年也没个结果,随着西撒人阵最有斗志的一批人逐渐消亡,西撒哈拉独立也变得越来越渺茫。目前摩洛哥仍然占据着西撒3/4的土地,而西撒人阵只占有三国交界处的狭长地带,穷的连***都设在阿尔及利亚的难民营里。

风云再起

西撒人阵的拉跨表现让阿尔及利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尤其是看摩洛哥每年靠磷酸盐出口赚几十亿美元眼红不已。2021年,阿尔及利亚好不容易解决了国内的问题立刻与摩洛哥彻底断交,双方展开了大规模军备竞赛,阿尔及利亚大有亲自下场干仗的意思,阿摩双方变成了美苏武器比武场。

阿方甚至还向俄罗斯购买了苏-57,如果能在2025年交付它将是靠前个装备五代机的非洲国家。今年年初阿方又和俄罗斯签署了70亿美元的军备采购协议,给俄罗斯雪中送炭了属于是。反观摩洛哥这边就差了点意思,不仅数量少而且比阿尔及利亚落后一个代差,还停在F15/16阶段。

最近双方在边境上不断调兵遣将,冲突可能一触即发。不过摩洛哥似乎忘记了仅在几十年前,自己还是个受制于人的殖民国家,可仅仅过去不到20年就把屠刀伸向了别人,看来还是贪婪让这个曾经的屠龙勇士变成了恶龙的模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