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但在战后快速复兴。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目前绝大多数世界知名的日本跨国企业都诞生于这一时期。而从1990年代开始,由于过度投资所造成的资产膨胀以及证券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日本经济最终在逾放比过高与日元不断升值下,泡沫经济崩溃,而***改革经济的努力也没有成效,被称作“失去的十年”。2002年2月以来日本经济的景气景象一直扩大,创下了战后最长的景气复苏期纪录。
日本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其科研能力、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技术在世界位居前茅,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日本GDP总量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自1968年至2009年,日本一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201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超过,GDP总量退居世界第3位。2015年日本全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4.12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478美元,在世界195个国家中排第24名,是全球国际最富裕、经济最发达与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此外,日本还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海外净资产达到296.3万亿日元。日本经济的特点包括制造商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的紧密结合、强大的企业联盟和对于雇员采用年功序列制与终身雇佣制等。
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
日本的第三产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及商业服务业对GDP贡献最大,占全国GDP逾70%。东京不仅是国内靠前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上最大工商城市和全世界生产总值名列靠前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优秀级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服务业是日本第三产业的核心,占日本GDP逾70%。日本2011年的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出口3.4%,排名全球第七。
截至2016年,日本有219家公司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占总数10.95%,东京电力、NTT、三菱UFJ、瑞穗、野村、三菱地所、东京海上、三井住友、JR东日本、7&I和日本航空均是世界规模数一数二的公司。日本三菱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超级企业财阀,2013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上榜的62家日本企业当中,就有5家属三菱旗下。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日本最大的金融机构,2013年时点的总资产达230万亿日圆,旗下的三菱UFJ也是日本以至亚洲以资产计最大的银行,邮贮银行则是世界上存款总额最庞大的金融机构。三菱UFJ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在世界金融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球最大的海外贷款业者,而东京证券交易所也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日本的旅游产业也非常发达,联合国世界观光组织报告指日本在2013年以24%的成长率成为世界旅游成长最快速地点,而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旅游业竞争力报告2015》也指出,日本旅游竞争力在全球141个经济体中排行第9,位居亚洲靠前。同时,由于日本国内的服务和产品种类繁多,竞争激烈,因此日本的广告业亦非常兴盛,也造就了行业龙头电通成为全球市占率第五、净收入靠前的巨型广告公司。
动漫是日本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日本制作的动画节目占全球播放的60%,因此日本享有“世界动漫王国”的美誉。1950年代以后,漫画逐渐成为日本出版业的主要部分。2006年日本漫画业绩达到4810亿日圆,而日本动画2011年的海外业绩亦达到177亿日圆。秋叶原则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动漫及电器集散地点。
日本的航空运输业也相当发达,东京的羽田机场和成田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羽田机场2014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排前4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2013年机场服务质量排名中,羽田机场位列世界第二,航班晚点率全球最低,而且是全球卫生情况优秀的机场。日本的四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空、Air Do、天马航空为日本空中交通的重要标志。由于日本99.7%的原材料和商品均依赖海运进出口,水路交通一直被重视而且十分便利。日本全国一共有1020个各式的港口,当中属于指定重要港湾的超级中枢港湾包括了“京滨港”(东京港、横滨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户港)。
第二产业
日本的主要工业范围包括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电器、化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当中汽车工业占日本制造业总产值16%,其产业链延伸到制造、销售、维修保养、材料等广阔领域,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占了全国就业人数的10%,为日本国民提供了巨大就业机会,因而被称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也使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此外,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全球70%以上碳纤维产量均源自日本公司。日本的核发电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法国。
日本的电子机械市场在基本上是由日立、松下、索尼、东芝、NEC、富士通、三菱电机、夏普和三洋电机等九大制造商瓜分,以电子电器产业和汽车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高速发展。汽车工业方面,日本汽车的生产量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以丰田、马自达、本田、日产、速霸陆、三菱汽车、日野、五十铃等公司的产品畅销全球。由于电子机械包括了洗衣机、电冰箱、灯光设备以及个人电脑等多个范畴,总生产额超过了日本整个机械工业的10%,因此也被视为汽车工业以外的第二个支柱产业。
靠前产业
日本的农业实行小型机械化,单位耕地产量世界靠前。日本的稻米主要在日本海沿岸地区和东北地方生产,自给有余,而在越光米、富士苹果等农产品均闻名于世界。日本***的农业政策除了会确保国内粮食稳定供应外,也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稳定。日本渔业资源生产量占全球15%,捕鱼船队规模居世界前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林业主要着重于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工业上使用的木材基本使用进口资源,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0.5%的国土面积来自填海。
对外贸易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国和进口国。日本在1950年代确立了贸易立国方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始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这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和国际条件。此后,日本的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澳大利亚、大韩民国、香港、台湾和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东南亚市场具有重要的经贸地位。日本主要出口的商品包括汽车、半导体、钢铁、塑胶、化工产品等,而主要进口的产品则是化石能源、机械、影音产品和纺织品等。目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基建和交通
主条目:日本交通
日本的交通以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为主,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水准和运输量均居世界前列。
尽管国土狭小,日本的道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五位,每百平方千米高速公路长度居世界前列。日本的高速公路收费和征税都较其他国家高,但同时亦在公路维修和保养方面投放不少资源,节能方面也属世界靠前的。
日本在2012年的铁路运量达230.4亿人次,为全球最繁忙的铁路网。东京是日本的海陆空交通总枢纽,同时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通勤铁路系统,东京地铁则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此外,日本还是世界上地下街最多的国家。日本的铁路密度亦处世界靠前的水准,且客运路线基本实现电气化。
日本拥有1020个港口,数量雄居世界前列,为世界海运大国。为增加在国际海运市场的竞争力,目前日本***将国内6大商港划为3个“超级中枢港湾”,分别为“京滨港”(东京港、横滨港)、“名四港”(名古屋港、四日市港)、以及“阪神港”(大阪港、神户港),以协同作战的方式应对周边国家港口崛起的挑战。
日本的基础建设完善,特别是交通建设上。1964年开通的新干线是世界最早的高速铁路,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东海道新干线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道,全长515.4千米。连接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全长3911米的明石海峡大桥则是世界上最长的吊桥。
创新科研
日本在全球百大创新力科研企业中占28个席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全国有约70万的科研人员,每年的科研经费达1300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三。日本在电子、手机通信、低耗能环保车、机械、工业用机器人、光学、化学、半导体和金属等多项领域具世界靠前的技术且屡获殊荣,并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各有11人、7人、5人获奖,自然科学三大奖(23人)人数为亚洲靠前。此外,日本获得其他国际科学大奖的人数,也都是亚洲靠前。其包括沃尔夫奖(科学类8人)、富兰克林奖章(12人)、拉斯克奖(7人)、盖尔德纳国际奖(13人)、罗伯·柯霍奖(11人)以及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6人)。
日本工业用料的科技水准属世界顶尖,目前日本为全球较早能制造出第五代单晶的国家,如劳斯莱斯的Trent系列发动机就是使用了进口自日本的单晶制造,而且日本的高科技发展也减低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每工业生产单位产值所使用的能源和原材料均为世界最低。另外,日本的工业用机器人产量占了世界一半以上,比次位的美国多出逾4倍,在工业机器人的制造、传动和伺服技术上也属领先地位。日本用于军事技术的研究费用并不高,但相反地积极推行以民用技术为主的技术发展路线。在民用为主的技术发展路线之下,日本的科技研究以服务民生为首要目标,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
太空事业
在太空科技方面,东京大学在1955年发射了日本靠前枚小型火箭,随后日本太空科技在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领导下开始逐步发展,于1970年成功将大隅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苏联和英国后第四个发射人造卫星上天的国家。踏入21世纪,日本太空科技迅速发展,2007年,日本顺利发射绕月探测卫星辉夜姬,成为继美苏之后第3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日本发射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在2010年从小行星25143返回地球,是比较早的在月球以外的星球着陆并安全归来的人造航天器,已被健力士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首架从小行星上带回物质的探测器”。这些创举都为日本跻身世界太空强国之列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