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互联网科技公司时,有时总觉得很奇怪:有的公司疯狂烧钱,还没有盈利估值就已经很高了,比如滴滴、一年前的美团;有的公司对利润要求很高,不符合预期就会市值大跌,比如百度、腾讯;有的公司就得持续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否则市值就会受影响,比如苹果、亚马逊… …
很多人就会不太理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些不都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吗?为何评判的逻辑会大相径庭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发展是有不同阶段的,在每个阶段需要实现的目标不一样,自然对位于不同阶段的公司要求也就不同。
互联网公司发展有三个阶段:市场驱动期、效率驱动期、创新驱动期。
这和不同国家到了下一个发展阶段,就需要进行转型,以获得下一轮增长非常相似。
01 市场驱动期
靠前个阶段:市场驱动期,也就是经常有人说的“红利期”、“风口”时期。
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选对赛道,野蛮生长。
在赛道选对的情况下,产品为王、市场份额为王。所以这个时期,打法是要拿到足够的资本砸钱抢占市场,谁跑得快、占有的市场份额大,谁就能在这场战役中取胜。
因为互联网公司具有两个重要特性:极低的边际成本和极强的网络规模效应。
边际成本极低意味着额外为一个用户提供服务所需要再付出的成本非常低。我们以微信为例,它再多为1个用户提供服务时,要求付出的成本几乎为0。
网络效应极强意味着一个新的用户增加带来的收益是指数级增长的。同样以微信来说,只有10个用户使用与有1000个、1万个、几亿个用户使用的效用增长,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
在资本的推动下,谁能在市场份额中领先,就更早地能做到赢家通吃。
团购大战的初期,都是烧钱抢占份额;打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时,我们都看到各公司靠着背后的资本疯狂烧钱抢占市场,但内部组织混乱、服务质量不够好的问题都不会迅速解决,因为在这个时期,精细化运营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闪电式扩张,慢则意味着失去市场。
02 效率驱动期
经历了疯狂烧钱、抢占市场的时期,到了去伪存真、市场出清的阶段。
巴菲特形容股市的金句“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用在这一时期,非常恰当。
这时,资本回归理性,开始要求公司注重运营效率、组织效率、服务质量。
在效率驱动期的打法是:
靠前,公司在经营方面,除了持续稳定的市场扩张之外,还要求公司能够关注ROI(资产回报率,每投入一份资本能够收回多少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至少让投资人看到实现盈利的希望。
第二,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则需要降低交易成本、优化组织流程,让内部的信息流透明化,解决野蛮生长时期的组织弊端。
腾讯游戏、百度搜索目前都是处于这一时期。在千团大战中,美团能够胜出,也是在第二阶段靠运营效率取得了胜利。在没有面临新赛道争夺的国内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目前都处于这一时期。
03 创新驱动
在经历了靠前阶段市场驱动、第二阶段效率驱动的时期后,旧的赛道已经红利吃尽、效率的提升空间也愈发有限,而公司还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进一步突破,这就进入了“创新驱动”时期。
在这一阶段创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为王。唯有不断找到新的增长点,企业才能基业长青,否则就会被新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所取代,成为昨日黄花。
我们看到苹果、亚马逊、谷歌等都是典型的创新驱动的公司。
04 总结
我们之所以看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目标不同、打法不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些处于市场驱动期、有些处于效率驱动期、有些则处于创新驱动期。
不同时期内企业的目标和打法自然不同,而且同一公司的不同业务线也可能处于不同的阶段,因此才有我们看到互联网眼花缭乱的玩法和难以理解的现象。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我们看到每一次新的风口到来,三阶段的周期更新速度比以往更快。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完全落地之前,位于靠前周期的赛道也越来越少,所以每一次大战比上一次更残酷、更速战速决,也更考验掌舵人的智慧和敏锐度。
如何在该快速扩张时毫不犹豫地推进扩张、在该收线提效时坚定地提升运营效率、在创新驱动时期能稳定投入研发和创新,保障企业持续发展,这是每个互联网科技行业从业者的必修课。
同样的道理,国家的发展也面临着和企业发展类似的不同阶段,你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在哪个阶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