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关于 promise是什么? promise的介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想写 Promise 的使用已经很长时间了。一个是在实际编码的过程中经常用到,一个是确实有时候小伙伴们在使用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Promise 也确实是 ES6 中 对于写 JS 的方式,有着真正最大影响的 API 特性之一。本文是实际使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总结
看一下文件创建时间 2017-10-09,拖延症真是太可怕了。。。还是得增强执行力啊!不忘初心,加油吧!
前言 && 基础概念
Promise 是解决 JS 异步的一种方案,相比传统的回调函数,Promise 能解决多个回调严重嵌套的问题。
Promise 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 pending、fulfilled 或 rejected ,状态的转变只能是 pending -> fulfilled 或者 pending -> rejected ,且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点击下载“修复打印机驱动工具”;
个人认为讲解 Promise 实际上需要分成两个部分
对于 Promise 构造函数的使用说明。
Promise 原型对象上的一些方法。
Promise 构造函数
ES6 规定,Promise 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 Promise 实例。
Promise 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 resolve 和 reject 。它们是两个函数,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 函数的作用是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fulfilled ),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reject 函数的作用是,将 Promise 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 ),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下面代码创造了一个 Promise 实例。
function request()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异步操作成功 */ setTimeout(() => { resolve("success"); }, 1000); // 取消注释这里可以体现,Promise 的状态一旦变更就不会再变化的特性 // reject('error'); });}
接收
request()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上述 new Promise() 之后,除去用 catch 去捕获错误之外,也可以用 then 方法指定 resolve 和 reject 的回调函数
也能达到捕获错误的目的。
request().then( 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原型上的方法
Promise.prototype.then()
p.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then 方法 是定义在 Promise.prototype 上的方法,如上面的例子一样,有两个参数,fulfilled 的回调函数和 rejected 的回调函数,第二个参数时可选的。
两个关键点:
then 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所以对于调用者而言,拿到一个 Promise 对象,调用 then 后仍然返回一个 Promise ,而它的行为与 then 中的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有关。如下: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值,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将会成为接受状态,并且将返回的值作为接受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抛出一个错误,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将会成为拒绝状态,并且将抛出的错误作为拒绝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已经是接受状态的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也会成为接受状态,并且将那个 Promise 的接受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作为该被返回的 Promise 的接受状态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已经是拒绝状态的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的 Promise 也会成为拒绝状态,并且将那个 Promise 的拒绝状态的回调函数的参数值作为该被返回的 Promise 的拒绝状态回调函数的参数值。
如果 then 中的回调函数返回一个未定状态(pending)的 Promise,那么 then 返回 Promise 的状态也是未定的,并且它的终态与那个 Promise 的终态相同;同时,它变为终态时调用的回调函数参数与那个 Promise 变为终态时的回调函数的参数是相同的。
链式调用。把嵌套回调的代码格式转换成一种链式调用的纵向模式。
比如说回调形式: 一个回调地狱的例子
a(a1 => { b(a1, b1 => { c(b1, c1 => { d(c1, d1 => { console.log(d1); }); }); });});
这样的横向扩展可以修改成(a,b,c,d)均为返回 Promise 的函数
a() .then(b) .then(c) .then(d) .then(d1 => { console.log(d1); });//===== 可能上面的例子并不太好看 ===下面这样更直观a() .then(a1 => b(a1)) .then(b1 => c(b1)) .then(c1 => d(c1)) .then(d1 => { console.log(d1); });
这样的纵向结构,看上去清爽多了。
Promise.prototype.catch()
除了 then() ,在 Promise.prototype 原型链上的还有 catch() 方法,这个是拒绝的情况的处理函数。
其实 它的行为与调用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 相同。 (事实上, calling obj.catch(onRejected) 内部 calls obj.then(undefined, onRejected)).
// 1.request().then( 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2.request()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error); });
如上这个例子:两种方式在使用,与结果基本上是等价的,但是 仍然推荐第二种写法,下面我会给出原因:
在 Promise 链中 Promise.prototyp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onRejected 方法无法捕获当前 Promise 抛出的错误,而后续的 .catch 可以捕获之前的错误。
代码冗余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reject"); }, 1000);}) .then( 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1"); throw Error(result + "1"); // 抛出一个错误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1"); // 不会走到这里 } ) .then( 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2");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ult + "2");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2"); } );// reject1, Error: reject1:2
如果使用 .catch 方法,代码会简化很多,这样实际上是延长了 Promise 链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reject"); }, 1000);})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1"); throw Error(result + "1"); // 抛出一个错误 })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2");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ult + "2");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reject1, Error: reject1:2
Promise.prototype.finally()
暂未完全成为标准的一部分,处于:Stage 4
finally() 方法返回一个 Promise,在执行 then() 和 catch() 后,都会执行finally指定的回调函数。(回调函数中无参数,仅仅代表 Promise 的已经结束
等同于使用 .then + .catch 延长了原有的 Promise 链的效果,避免同样的语句需要在 then() 和 catch() 中各写一次的情况。
mdn-Promise-finally
Promise 对象上的方法
Promise.all() 用来处理 Promise 的并发
Promise.all 会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封装成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新的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多个 Promise 实例的状态,只有在全体 Promise 都为 fulfilled 的情况下,新的实例才会变成 fulfilled 状态。;如果参数中 Promise 有一个失败(rejected),此实例回调失败(rejecte),失败原因的是第一个失败 Promise 的结果。
举个例子:
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1000,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2000, "p2");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3000, "p3"); })])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then",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catch", error); });// [p1,p2,p3]Promise.all([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1000, "p1"); }), new Promise(resolve => { setTimeout(resolve, 2000, "p2"); }), Promise.reject("p3 error")])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then",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catch", error); });// p3 error
获取 cnode 社区的 精华贴的前十条内容
fetch("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s?tab=good&limit=10") .then(res => res.json()) .then(res => { const fetchList = res.data.map(item => { return fetch(`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item.id}`) .then(res => res.json()) .then(res => res.data); }); Promise.all(fetchList).then(list => { console.log(list); }); });
Promise.race() 竞态执行
Promise.race 也会将多个 Promise 实例封装成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只不过新的 Promise 的状态取决于最先改变状态的 Promise 实例的状态。
在前端最典型的一个用法是为 fetch api 模拟请求超时。
Promise.race([ fetch("https://cnodejs.org/api/v1/topics?tab=good&limit=10").then(res => res.json()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ject, 1, "error"); })]) .then(result => { console.info("then", result); }) .catch(error => { console.info("catch", error); // 进入这里 });
上述例子中只要请求 未在 1 毫秒内结束就会进入 .catch() 方法中,虽然不能将请求取消,但是超时模拟却成功了
Promise.resolve(value) && Promise.reject(reason)
这两个方法都能用来创建并返回一个新的 Promise , 区别是 Promise.resolve(value) 携带进新的 Promise 状态是 fulfilled。而 Promise.reject(reason) 带来的 rejected
有的时候可以用来简化一些创建 Promise 的操作如:
const sleep = (time = 0)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time));// 这里创建一个 睡眠,并且打印的链Promise.resolve() .then(() => { console.log(1); }) .then(() => sleep(1000)) .then(() => { console.log(2); }) .then(() => sleep(2000)) .then(() => { console.log(3); });
有时也用来 手动改变 Promise 链中的返回状态 ,当然这样实际上和 直接返回一个值,或者是 使用 throw Error 来构造一个错误,并无区别。到底要怎么用 就看个人喜好了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resolve"); // 1. }, 1000);}) .then(result => { return Promise.reject("reject1"); // 2. }) .then( result => { return Promise.resolve(result + "2"); }, err => { return Promise.resolve(err); // 3. } )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 4. }) .catch(err => { console.log(err + "err"); });// reject1
几个例子
下面来看几个例子:
关于执行顺序,具体可搜索,js 循环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console.log("step 1"); resolve(); console.log("step 2");}).then(() => { console.log("step 3");});console.log("step 4");// step 1, step 2, step 4 , step 3
在使用 Promise 构造函数构造 一个 Promise 时,回调函数中的内容就会立即执行,而 Promise.then 中的函数是异步执行的。
关于状态不可变更
let start;const p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start = Date.now(); console.log("once"); resolve("success"); }, 1000);});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Date.now() - start);});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Date.now() - start);});p.then(res => { console.log(res, Date.now() - start);});
Promise 构造函数只执行一次,内部状态一旦改变,有了一个值,后续不论调用多少次then()都只拿到那么一个结果。
关于好像状态可以变更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success"); }, 1000);});const p2 = p1.then((resolve, reject) => { throw new Error("error");});console.log("p1", p1);console.log("p2", p2);setTimeout(() => { console.log("p1", p1); console.log("p2", p2);}, 2000);
观察这一次的打印
第一次打印出两个 Promise 的时候都是 pending ,因为 p2 是基于 p1 的结果,p1 正在 pending ,立即打印出的时候肯定是 pending ;第二次打印的时候,因为 p1 的状态为 resolved ,p2 为 rejected ,这个并不是已经为 fulfilled 状态改变为 rejected ,而是 p2 是一个新的 Promise 实例,then() 返回新的 Promise 实例。
关于透传
Promise.resolve(11) .then(1) .then(2) .then(3) .then(res => { console.info("res", res); });// 11
给 then 方法传递了一个非函数的值,等同于 then(null),会导致穿透的效果,就是直接过掉了这个 then() ,直到符合规范的 then() 为止。
Promise 的串行调用
使用 Array.reduce 方法串行执行 Promise
const sleep = (time = 0) => new Promise(resolve => setTimeout(resolve, time));[1000, 2000, 3000, 4000].reduce((Promise, item, index) => { return Promise.then(res => { console.log(index + 1); return sleep(item); });}, Promise.resolve());// 在分别的等待时间后输出 1,2,3,4
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相信 如果能理解上面的内容,并且在实际项目中使用的话。应该会让工作更高效吧,对于新的异步使用应该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Promise 的使用相对简单,可能后续再出一篇如何实现一个 Promise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