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到处流传着有关“赶集网濒临倒闭”的传闻。虽然,赶集网已经否认了传闻,并称去年下半年获得的数千万美元融资,可至少维持公司三年的运营。
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前些日子,赶集网副总裁陈旭,及产品负责人霍亮等高管离职。随后,赶集网再度被媒体披露,公司“已经放弃团购业务,600人已裁撤完毕”的消息。 这些消息,让团购再次成为互联网行业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天笔者也来凑凑热闹,分析一下团购行业的发展。
一.从“团购元年”到“千团大战”。
2010年被电商行业称为中国的“团购元年”。随着1月满座网上线,3月美团网、拉手网上线,6月糯米网上线,等团购网站在国内的全面上线,中国的电商行业进入了的团购元年。
由于:1,团购行业进入门槛低,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团购网站源码几千元就可以买到,甚至还可以找到免费的源码下载。2,团购业务有很强的地域性。3,全国性连锁的团购网站还没形成趋势。4,用户对团购这一新消费形式的热捧。所以,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外,二三线城市也出现了大量的团购网。团购在短短的一年内,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有数据显示,2010年末中国团购网站有1726家。截止2010年未,“千团大战”的趋势已经形成。
二,从“千团大战”到“千团覆灭”。
从国内第一家团购网出现开始。团购行业就是一路的高歌猛进,千帆竞发。2011年最高峰团购网站的数量曾膨胀至超过5000家。要想满足这如细胞分裂一样快速生成的,团购网站的生存需求,就必须要求相对应的求方市场也如细胞分裂式的成长。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从团购网的用户群体分析。团购网主要以办公室白领和学生为当前的两大主力用户群体。用户中女性用户占的比重更多。团购用户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占73.5%。团购用户的学历比一般网民高,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用户占35.9%。团购用户收入水平在整体网民中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团购网的用户,一般是年轻的,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高学历,有一定支付能力,并且习惯网上支付的网民群体。这些使用门槛使得用户数量绝对无法成几何级数的增加。当然即使没有门槛,这也是不可能的。并且,大量的团购纠纷无法维权,也会影响团购用户的增加。
团购市场的蛋糕只有那么大,但依靠蛋糕生存的对象却越来越多。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三个可能:1,你抢到了一块足以维持生存的蛋糕。2,业务转向,寻找其它事物。3,直接饿死。
其次,从团购网的盈利模式分析。销售的扣点虽然不是团购网唯一的盈利模式,却是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但有不少团购网站为了吸引人气和商家,不抽取任何团购佣金,甚至有的自行垫钱,赔钱赚吆喝。
不管团购网站抽不抽取佣金。首先,愿意接受团购体验的商家群体有限,因为他们不愿接受自己的利润被降低。其次,一部分无诚信的商家,为了提高利润,先把价格自行提高,再来参加团购。比如:有一款美发护理原价本来是380元。为了参加团购,商家把这款美发护理换个名称,价格变为880元,然后4.8折参于团购。那折后就是420元,甚至比原价还高了40元。
最后,从团购网的运营成本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团购网站加入混战,对市场的抢夺战愈演愈烈。为了争夺消费者的眼球,各团购网站使出浑身解数,大肆烧钱做广告,请大牌明星代言。地铁,公交,电梯,电视到处都是团购网的广告。然而,绚丽多彩的广告并不能挽回团购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的瓶颈与矛盾。反而让团购网站的营销成本越来越高,高到无法承担。
同时,由于团购行业对人才的争夺,导致整体薪酬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团购网收入下降的同时,而人力资源成本却在上升。
自然规律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市场也在对团购网站进行着大浪淘沙。终于,由于市场需求有限,盈利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团购网站数量在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持续衰减,截至去年12月底回落至3897家。
三,从“千团覆灭”到“寡头之争”。
从年初团宝网的员工讨薪,商家追债。曾被业界认为“最能烧钱的企业之一”的团宝网,已经穷途末路。到近期的赶集网放弃团购业务,大规模裁员。经过“千团大战”洗礼后的团购行业已经是“千团覆灭”,剩下几个寡头还在寻找各自的突破点。早期预言的团购市场“剩者为王”已经成为事实。
希望剩下的团购寡头能另辟蹊径,各自找到突破口,并引领团购行业良性的发展。
本文由艾小丽原创,转载请原样转载,并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否则,本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首发自商世网:http://www.34ceo.com/yingxiaoanli/article-61-845.html